讲解技能是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促进智力发展,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教学行为。
讲解的实质是建立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之间的桥梁。新知识的获得,依赖于原有知识结构中的适应观念,用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沟通新旧知识的相互关系,填补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缝沟,剖析新知识本身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讲解就成了首要任务。讲解的特点一是主体(教师)客体(学生)信息传授中语言是主要媒体;二是信息传授由主体(教师)向客体(学生),具有一定的单向性。客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讲解技能教学功能的要求,一是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理解、巩固、应用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概念;二是帮助学生懂得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和探讨的方法,推动学生的认识能力(如运算能力、操作能力、设计能力等);三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结合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美感,影响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堂教学讲解技能的要求:
一、明确讲解的结构,在认真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根据知识结构的顺序,结合学生思维发展情况,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形成较清晰的讲解框架,使讲解条理清楚,便于引起学生的思考。
二、语言明确、流畅、准确。语言流畅就是紧奏连贯。自信和充分准确是语言流畅的前提,语言准确明确就是要求正确运用术语,用学生能理解的词汇语言,少用或不用未经定义的术语。而语言和语速要适应讲解的内容和感情的需要变化而变化。
三、讲解要有启发性。就是说要把直观的、抽象的现象、事件,通过综合分析、概括上升为理性的概念和规律。讲解时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余地,把握住讲解的时机,对重要内容作本质论述时,要讲清楚、讲透彻。
四、讲解时要善于运用例证。例证是进行学习转移的重要手段,它能将熟悉的经验与新知识、新概念联系起来。教学中的讲解举例的数量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举的例子与所教知识中的新概念之间,是否具有实质性的非人为的逻辑关系。对这种联系要作透彻地分析,细致地讲解。
五、要注意形式的连接,语言上的清楚。清楚连贯的讲解是新旧知识之间,例证和原理之间,问题和问题之间的内容的相互连接构成的。在讲解中要仔细推敲,选择有连接作用的词或短语,从而说明上述关系,使讲解形成完整的系统。语言清楚就是要做到吐词清晰,语言精准,不说半句留半句。
六、进行强调。强调是讲解清楚、成功的重要技术之一。对要强调的内容重点,可用讲话声调的变化,身体动作的变化进行,也可直接用语言提示强调,又可用概括和重复进行强调,还可以通过利用和接受学生回答问题进行强调互动。
七、要重视获得信息的反馈,及时调整讲解方式。在讲解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情、行为及操作方法,并留意学生的发言,用给学生提问题或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收集讲解效果和反馈信息,弄清学生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讲解程序和方式,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讲解技能的类型:
1.描述式,又称叙述式或记叙式。描述的任务,使学生对描述的人、事物的结构,要素属性、发展和变化,有比较形象的、具体的感觉和有一定深度的认识。可分为:(1)、概要性描述,对人、事物的特征、要素做概述,这类的描述,在讲解时要充分运用形象,生动的口头语,引用有关的数字资料,要注意揭示事物的结构及各层次间关系。(2)、例证式描述,这类描述讲解时要举出有代表性的,人们比较熟悉的、具有说服力的例证来具体描述事物。(3)、程序性的描述,讲解时要注意按事物发展的过程、步骤进行描述,要抓住事物的关节点进行描述讲解。
2、说明式,又叫解释性和翻译性,讲解时注意将未知与已知联系起来。因为要说明原因,又可分意义解释性和翻译性两种。
3、原理中心式,讲解时要以概念、规律、原理、理论为中心进行,这是教学中重要的基本方法之一。
4、行为中心式,以训练动作技能为中心的讲解,主要用于动作的要求并结合示范,指导学生的练习进行。
课堂教学中的讲解,是我们教育部门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怎样搞好课堂教学,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教学方法也有更新、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讨,从而得出新的方法。
刘红军,男,讲师,现居湖北襄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