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9期 ID: 153723

  

《荷叶圆圆》教学反思

◇ 路 平

  [摘要]散文诗《荷叶圆圆》是一篇培养学生朗读及想象能力的好文章。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在教学时我主要想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荷塘的美,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进而通过洋溢在课文里的童真、童趣,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把这种情感变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关键词]散文诗;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更强调教师要加强教学反思。在《荷叶圆圆》这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不断反思,不断修改,受益匪浅。下面就简单地谈谈自己感受:
  一、把识字教学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夯实语言基础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第一次教学设计中,我把识字教学作为一个单独的环节放在初读课文后进行。教学时我重点分析了生字的形状,教了生字的读音,自己感觉学生都学会了,可是一检查下来,发现学生还是有混淆的地方,记忆生字,运用生字经常出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错误呢?通过自己的反思,课后的评议,发现主要原因有这么两个:
  1、不理解意义,缺乏识字环境的识字,自然记忆的浅了。由于低年级儿童的理解能力尚浅,抽象思维也不成熟。许多字,只能是死记硬背。这样,就出现了一些偏旁的差错,或是笔画的错漏。
  2、教师教授生字过于程序化,识字过程枯燥无味,学生无学习兴趣,学习被动。
  那如何让识字教学能做到省时高效呢?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觉得随文识字的方法在识字教学中就显得特别有效,因为汉字是由音、形、义三个基本因素组成的一个统一体,我们在教学时一定不能忽视汉字这个统一体的意义,不能把活生生的汉字从课文中剥离出来,使原本应该得到统一的汉字文化氛围被破坏。随文识字充分重视语言材料的朗读,重视在整体的文本环境里认识汉字。这样就能大大提高识字的效率。那怎样把汉字的认读随到文里去呢?我就以本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1、在导入新课中随文识字。
  我采用多媒体,创设丰富的情景,出示一幅荷塘美景图,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产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做到“课伊始,趣亦生”。接着我一边板书《荷叶圆圆》,一边说:会学习的孩子一定会举起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自然而然地把识字教学渗透到新课的学习中了。
  2、在初读中随文识字。
  在初读课文中,我让学生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文中的生字词。这时主要的学习目标就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之后便给足时间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学习生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学生当小老师带读,难读的字音要提醒大家。开火车读去拼音的生字词,然后说说生字的记忆方法。最后还要回到课文中整体感知。在反复识记的过程中让识字得到落实。
  3、在精读中随文识字。
  在研读重点段2-5自然段中,我又注重在不同的语境中让学生识字。除了文本提供的语境,还包括利用媒体画面看图说话,师生问答,互动交流所创设的语境来进行灵活多样的识字教学。例如: “晶”字,结合课文“小水珠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进行教学:小水珠哪儿特别亮呀?你从课文中那个词知道的?从而引出“晶”由三个日组成,三个太阳多亮呀!你还知道什么亮晶晶呀?这就把识字教学和语言积累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重视读的实践过程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朗读成为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基本有效的方法。课堂上要有琅琅的读书声成为教师的追求。在第一次教学《荷叶圆圆》时,我也留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可是因为缺少对文本的理解,孩子们并没有真正走进文本,去感受文本语言的优美,从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因此他们的朗读也就缺少独特的感受,只是泛泛地读。针对这一现象,在第二次教学中我做了如下设计:
  1、创设情境,读出情趣
  朗读不是简单地把文字转换成声音,照本宣科,而是用感情去读,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这种情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所体验,从而形成入神
  2、把握关键,读出品味。
  在教学中,如果单纯地强调以读悟情,没有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和感悟,所谓的“情”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虚情假意”。“悟情”应与词语的品味、揣摩和训练有机结合,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选择感受最深的重点词句进行读读、说说、演演,潜心体会语言的含义,从而与文本的情感产生共鸣,实现“以读悟语”与“以读悟情”交织融合。
  例如:“小鱼”一段的教学片断:
  ⑴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凉伞”
  生读课文,师:小鱼把荷叶当作什么?(凉伞)
  师:凉伞和雨伞有什么区别呀?
  生:雨伞是用来遮雨的,而凉伞是用来遮太阳的。
  师:小鱼呀,你在凉伞下游来游去,感觉怎么样呀?
  生:舒服,凉快
  师:那就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⑵理解“笑嘻嘻”
  请生读,师:小鱼,你现在心情怎么样呀?
  生:快乐、开心
  师:从课文中哪个词能感受到小鱼的开心、快乐?
  生:笑嘻嘻
  师:那你就笑嘻嘻地读读吧, 让大家都感受到你的快乐!
  
  作者简介:路平,淮南市谢家集区第一小学。

《荷叶圆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