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9期 ID: 153680

[ 农志方 文选 ]   

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

◇ 农志方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它具有时代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英语已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外语之一。过去的英语教学费时多,收效少,并且存在哑巴英语的现象。为了克服和改正过去教学中的弊端,外语教学又进行了新一轮教学改革。
  [关键词]新课程; 英语;新教材;改革
  
  从2005年的秋季学期起我区全部使用新教材,本地区采用的是外研社出版的初中起点教材,为了使英语教师掌握新教材新教法,外研社于2005年7月31日至8月2日在我省举办培训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程晓堂和华中师范大学鲁子问教授的演讲。另外,2009年秋季学期起,我区又使用外研标准版衔接小学的新教材,本教材的编者王笃勤老师亲次来到我区进行新教材培训。经过两次的教材改革学习培训,我确实大开眼界,收获较大。
  两位专家都是新教材的编者,他们对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及过程都作了细致的说明,对新教法和新学法都提出明确的要求,我从执教之日起已使用了四套教材,读书时也学过另一套旧教材,因此亲身体会,感受也不同,启示较大,主要如下:
  一、新教材更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从学习中我明白了《新课程标准》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式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新教材的目的和要求来看,它克服了旧教材学生的依赖性,着重给学生运用学过的英语知识去做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学生通过学习之后语言基础和语言技能得到全面发展。
  二、新教材英语所提倡的教法更易于学生接受
  旧教材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语法翻译法、讲授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强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就是被动接受,产生了你说我听,你写我抄,你读我跟的现象,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不明朗,主次不分。新教材则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师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中学生活泼好动,旧教材和教法则满足不了他们个性的要求,容易在学习中厌倦导致学习兴趣下降。新教材的课程设计处处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新教法(任务型的教学方法)也适合中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学中有乐,乐中学,从而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
  三、新教材的培养方向更符合时代的发展
  新教材和教法替换了旧教材和教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历史的必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从培养会中我知道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旧教材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可见,新教材和新教法更利于学生的发展,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四、新教材的评价机制克服了应试教育的弊端
  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证明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着重体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而这种评价方式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克服了应试教育那种以分数衡量一个学生的能力的不足。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英语教师,面对新课改我充满信心。在教学中要以《新课程》为标准,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以使自己的教学方法适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N.J.H.格兰特刘道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初级中学课本—英语》(1—6册),2001年12月12月
  陈琳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初级中学课本》(初中一年级上册—初中一年级下册)2006年6月
  
  作者简介:农志方,田林县初级中学。

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