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9期 ID: 153705

[ 吕永杰 文选 ]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贯穿说话训练

◇ 吕永杰

  [摘要]说话训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然而,如何将说话训练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关键词中学教育;中文教育;语文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
  实践证明,高一的学生,由于刚进入高中学习,他们争强好胜,思想单一,学习的积极性高,在课堂上发言踊跃。到高二、高三时,由于学生的思想逐渐成熟,自尊心增强,常常害怕说错而不愿发表自己的看法。针对这种情况,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提高学生对说话能力的认识,消除害怕的不良心理意识,增强说话的自觉性和说话能力的信心。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步让学生对说话产生兴趣,在兴趣中进行说话训练,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说话水平。具体的做法是:
  1.多表扬,少训斥。 只要学生用适当的清晰的语言回答问题,不管答对答错,教师要对学生的优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其不对的地方要耐心的指导,决不因学生回答错误而训斥学生。如果在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训斥学生,这样就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不愿说话和回答问题。在学生说话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学生以鼓励,增强学生的勇气和自信心。
  2.教师带头说。作为语文教师,要带头说标准普通话,让学生学有榜样。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以不同的语气和声调,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以说的手段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吸引学生对说产生兴趣。教师也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向学生介绍说话的经验和教训,鼓励学生扬长避短,增强说话的信心。
  3.树典型。 把班级里以前不愿讲话,然而经过说话训练,能非常有条理地回答问题而且喜欢说话,把这样的同学树为典型,并让其他同学去模仿学习。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多听收音机、电视播音,向那些著名的播音员学习,介绍他们的成功的经历,激发学生学习说话的积极性。
  4.因材施教。 教师要针对那些性格内向、口吃、语病多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多加以鼓励,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走出害怕的心里误区。
  二、采取多种多样的训练方法
  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教师要动脑筋想办法,开展多种形式的说话活动,为学生说话训练创造条件。针对课内课外说话训练的不同形式,同读书相结合,可采取以下多种训练方法。
  1.朗读、背诵。 背诵是将书面语变成有声语言的创作,是说话训练的基本方法之一。朗读、背诵既能发音、学表情、练胆量、练口才,又能凭借书面材料丰富学生的词语、句法,增强语感,加强记忆。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语言较好的段落,让学生朗读、背诵。朗读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家里录到磁带上,并带到班级进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背诵可以采取同学之间互相比赛,看谁背得快,谁的语言准确,谁的语言生动,以及倒背等方法。这样,用以上的方法就可以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积极性。
  2.复述。 复述是培养学生对材料分析整理、综合记忆的思维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由内言转为外言的能力。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语言生动的材料,让学生听、读之后对所给的材料有感情的复述。
  3.互答。 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让学生来解决问题。解答问题时要求学生必须语言简洁,仪态端正,吐字清晰,条理分明,具有说服力。然后让解答问题的学生再提出问题,其他同学来回答。
  4.讨论、辩论。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同学们关心的国内及班内的热门话题,提出问题,有组织地让同学们去讨论、辩论。也可以模仿“国际大专辩论会”的形式,分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要求学生在讨论、辩论时,做到反应敏捷、快速、语言清晰有条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5. 演讲。 可以分为即兴和有准备演讲。即兴演讲可以利用课间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抽取已准备好的演讲题目,在讲台上进行简短演讲。也可以选出几名同学,围绕某个主题,写出自己的演讲稿,在班级进行演讲。在演讲时要求学生做到举止大方,声音清晰,感情饱满,具有感染力。值得说明的是即兴演讲时,要求学生哪怕只说一句话,也要达到以上标准。
   6.口头作文。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简单的文字、图片或实物材料,进行口头作文。教师提供的材料必须是学生所熟悉的,也就是说学生面对材料时要有话可说。口头作文是一项难度较大的说话训练方法。开始时对学生不要要求过高,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让学生口述全文或口述文章的开头、结尾、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及场面等等。只要有合理的想象,内容准确,语言清晰,抓住事物的特征,就应该给予肯定。
   7.表演。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适当地安排组织学生表演教材的内容。要以“说”为中心,结合形体动作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把说话变成一种艺术来欣赏,激发学生用语言去创作的欲望。
  通过以上的训练,便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教师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做具体灵活的指导,保持学生说话训练的浓厚兴趣,使其随时感到新鲜而又有话可说,是说话训练贯穿语文教学始终的关键。加之采用科学实用的训练方法,就一定能够培养出“能说会道”的合格的中学生。
  
  作者简介:吕永杰,沛县敬安中学。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贯穿说话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