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道出了学习永无止境,要刻苦勤奋的道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理当博学。孔圣人可谓师之典范,以博学而立世,焉能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矣,当不耻下问。古人且如此,今人又何为?在科技迅猛发展、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身为人师,更应当博采众长,知不足而奋进。
[关键词]与时俱进;师强则国强;奋进
一、引言
呼兰这座小城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是更多的人还是因为女作家萧红而了解了它,这里还有一座因萧红而得名的学校——萧红小学,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到这所小学参观,刚进校门,两幅对联便映入眼帘,红色的大字镌刻在楼门两侧格外醒目。
(主楼)上联:涓埃溪涧汇成广博沧海;下联:韶秀笔砚装点不尽江山。
(新楼)上联:书山陡峭礼步愚公勤跋涉;下联:学海精深当摩孔圣苦追寻。
稍加品读,这两幅对联不禁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似乎感觉到这两幅对联便是这所学校的精髓,不难看出这所学校的原校长杜学坤的办学理念,它道出了这个团队的奋斗目标,这个集体的不懈追求,它激励并鞭策着这里的每一个人,同时它也适合我们每一个人把它当做自己的人生箴言。后来才得知这两幅对联的作者是中国诗词协会的刘兆铭先生。在这里我不能不动起我的笔,写出我的一点体会。
二、与时俱进,师当奋进
还记得愚公移山的故事吗?愚公门前的两座大山阻挡了他出行的道路,然而愚公却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终于将两座大山移平。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面临的问题又岂止是移走两座大山?面对当今社会知识的多元化,教育的复杂性,教师只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适应这个职业要求,所以,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满足教育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要,作为教师必须要用愚公精神鞭策自己,不断奋进。
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纵观古今,但凡有成就者,无一不是刻苦勤奋的。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史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灭吴;李时珍访采四方历尽艰辛留《本草》;齐白石练习刻字磨石成泥。
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他一生创造了1000多项发明,可他每一件发明,都经历了艰苦的过程。就拿发明电灯来说,他差不多花费了2年时间,每天工作20小时,有时甚至连续36小时工作,累了只在实验室里略躺一会儿。制造电灯的关键,是要找到一种合适的灯丝材料。爱迪生先后试了1600多种材料,最后才选定用竹子烧成炭丝作灯丝。1879年10月21日,爱迪生制造的第一只电灯泡射出了明亮的光线。有人问这位“发明大王”成功的秘诀。他答道:“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勤奋刻苦才是成功的先导。
四、师强则国强,师弱则国亡
梁启超有:“少年强则国强。”我说:师强,则少年强,少年强则国强;反之,师弱,则少年不强,少年不强则国将亡。教师肩负着育人强国的使命,首先当“强”。如果碌碌无为,虚度年华,那早晚都要被这一职业所淘汰!看当今社会研究生,博士生遍地都是,我们今天如果不努力工作,那么明天就会努力找工作。因此,无论是为公还是为私,教师们都要奋进。
五、礼步愚公勤跋涉,当摩孔圣苦追寻
孔圣人一生秉承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标准,历尽磨难,壮心不已,宣扬正道,乐观进取,知其不可而为之,苦苦追求,凭的是什么?以天下为己任。敢问今天的教师是否也有如此精神?可能很多人会说,时代变了,世道变了,活一天就乐呵一天吧,傻子才拼命呢!可是如果我们选择了潇洒自在,碌碌无为,那我们的学生怎么办?国家的兴亡怎么办?我们又怎能对得起“教师,太阳底下最神圣、最光辉的事业”这一荣誉?如果我们都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把振兴中华当成自己的职责,那么还怕我们的国家不会强大么?
当然要想振兴中华,空有一腔热血是不够的,还要将这种热情付之于行动中。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世间万物聚少成多。学问亦如此,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世事洞明皆学问,学问关乎生活的方方面面,师者当博学善思,奋发进取。
古人讲: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时间如流水,稍纵即逝;生命像激光,一晃而过。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从珍惜时间做起。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为我们留下了六百多万字的精神财富,是因为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数学家陈景润,夜以继日,潜心于研究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光是演算的草稿就有几麻袋,终于证明了这道难题,摘下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临死前还争分夺秒地写《资本论》……这些事例都生动他说明了:一个人要想在有生之年作点贡献,就必须爱惜时间。
日月星辰亘古不变,国运兴衰无人能测。想想千年古国历尽沧桑,最终留下了什么?都化作文字罢了。古代仙人的诗句在现代孩童的口中吟唱;生在呼兰河畔的萧红生命尽管很短暂,一样被后人传颂。天地之间,你我犹如沧海一粟,其渺小自不必言说。可当我们走在这段人生路上时,是否也该问问自己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21世纪的年轻教师,我一定会用我的青春和热血铸就教育事业明天的辉煌,为祖国的明天谱写一曲灿烂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