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397

[ 汪茂吾 文选 ]   

范进的灵魂丑恶吗

◇ 汪茂吾

  “本文写他接着参加乡试又中了举人一事,文中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他那喜极而疯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这个士人的丑恶灵魂,同时通过他的命运变化反映了世态的炎凉。”这是义务教育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参(人教版)在《范进中举》的“整体把握”里对文章主题的概括。笔者不禁要问:五十四岁才侥幸中举的范进,其灵魂究竟“丑恶”在何处?说话要有依据,依据来源于文本。
  中举前,范进极其穷困潦倒,而他自己又毫无生存的本领,以至于经常要靠岳父胡屠户的接济才能勉强度日。这种接济让他饱受岳父的冷眼。市侩势利的胡屠户根本不把女婿当人看,每次骂范进的话都极其难听。《范进中举》里写他第一次骂范进:“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这还是在范进“中了相公”的情况下骂出的话。可想而知,换作平时,骂的话可能就更不堪入耳了。当范进试图向他借点盘缠去参加乡试时,又被胡屠户骂了个狗血喷头:“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这哪是一个长辈对下辈所说的话呀!何况一个女婿半个儿。换作一个稍有点自尊心的人,都无法忍受。但是毫无谋生本领的范进却不能不忍受。过着极贫困的生活,还要不时忍受岳丈的羞辱责骂,范进应该算是不幸的吧!其灵魂究竟丑恶在何处呢?
  可能有人认为,中举后的范进灵魂是丑恶的。你看他中举后喜极而疯的丑态,和中举后立刻改称胡屠夫为“老爹”,以及他对前来攀附的张乡绅说的那些话。可是我要说,这只是问题的表面,并不能说明范进的灵魂就是丑恶的,反而恰恰说明了范进为人最真实的一面。理由是:中举后喜极而疯并非是他装疯卖傻,而是乐极生悲,那种丑态只能让人心酸,作者在这里实际是“以乐景写哀情”,笔者带领学生解读文本时,没有一个同学读到这里是发笑的,反而为范进的发疯能不能治好而担忧。中举后,范进改称胡屠夫为“老爹”,更是看不出其灵魂的丑恶。因为“老爹”也是一个非常亲切的称呼,就某种程度而言,甚至比“岳父”更为亲切亲密。吴敬梓是安徽全椒人,在安徽许多地方,称“岳父”为“爹”(实际上是随妻子叫)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何况是“老爹”,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老爷子”。如果仅从这一点上判断说范进的灵魂是丑恶的,根本站不住脚。这种称呼充其量只是书面语到口语的转变。再说是胡屠户“治”好了范进的病,范进怎么可能一清醒后灵魂就变丑恶了呢!
  那么中举后的范进对胡屠户究竟是什么态度呢?小说有一段送银的描写很能说明问题: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一封一封雪白的细丝锭子,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这段文字说明发迹后的范进,并没有忘记胡屠户曾经对自己的“关照”,而是有情有义,极力“孝敬”。
  再看范进对张乡绅的态度。中举后是张乡绅主动到范进家来拜访,送钱送房,目的是以后互相有个“照应”。在这件事上,范进始终是被动的,即使小说后来(第四回)写他和张乡绅到高要县汤知县那里去“打秋风”,也完全是张静斋的馊主意,而且此去也并未打到半点秋风。
  话又说回来,在《范进中举》中,确实有一批灵魂丑恶之人,这就是前倨后恭的胡屠夫,对范进一家平时的贫困熟视无睹、在他中举后送吃送喝的众邻居,以及极力巴结攀附的张乡绅。
  所以就选入课本中的这部分文字来看,范进并不是一个灵魂丑恶的人,而是一个老实善良而又知恩图报的旧时代的读书人。
  [作者单位:安徽省当涂县第二中学]

范进的灵魂丑恶吗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