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大师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的读者,都会对小说中的重要人物于勒寄以深切的同情。
你看,他就因为“把自己应得的遗产吃得一干二净后(注意是吃完,不是毫无节制地花完),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就被亲哥哥菲利普“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在美洲发了一笔小财后又跑到南美作长期旅行,并希望自己发了财回到哥哥身边一起快活地过日子。然而,多年的挣扎,他最终还是沦落为一个又老又穷苦的水手,连亲哥哥都不认他。这足以说明于勒是一个拜金主义的牺牲品,足以让读者寄以深切的同情。
以上理由不能说不成立,于勒的不幸遭遇也的确是让人同情,但我以为更令人同情的还是他的哥哥和嫂子,即菲利普夫妇,因为于勒的不幸就某种程度而言是咎由自取,而他的这种咎由自取在很大程度上又造成了菲利普夫妇的不幸。
先说说菲利普夫妇。
作为一家之主的菲利普,好不容易分得了一部分遗产,没想到却被弟弟于勒“大大占用”了,这让菲利普一家本来就拮据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菲利普只好“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按理说,送走于勒后,一家人的生活应该安稳下来了吧。没想到不久菲利普一家就接到于勒的来信:“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这又让贫困交加的菲利普一家对他寄以发财的厚望,好改变他们拮据的生活状况。其实,菲利普一家,在把于勒送到美洲之时,根本就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于勒会发财并给他们带来好处,于勒的信让他们那脆弱的神经开始活跃起来。
两年后菲利普一家又接到第二封信,信上说:“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实际上,于勒的这封书信,就已经暗示他并没有发财,所谓的“买卖也好”“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只是糊弄人的谎话。说不定一向“好玩乐”的他,早就债台高筑,所谓的“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极有可能是去躲债。然而于勒并没有实话实说,而是再次吊起菲利普一家发财的胃口,使他们在以后10年之久的漫长等待中,发财的愿望与日俱增,以至于“每到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去散步”,菲利普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口来,总要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啊!”试想,这里面该有多少渴望与梦想,有多少盼望和期待——“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哲尔赛的旅行,让菲利普一家与望眼欲穿的于勒不期而遇。面对一贫如洗,“又老又穷苦”的于勒,菲利普一家发财的美梦彻底破灭。哀莫大于心死。想到自己受到10多年的谎言“欺骗”,菲利普夫妇怎能不欲哭无泪!“我”的母亲克拉丽丝的发泄和谩骂虽然不近人情,但对一个穷苦的家庭主妇来说,又有什么更好的发泄方式呢!更主要的,他们还要面对以后那种毫无希望的拮据生活,挣钱不多的菲利普还要一如既往地负担一家人的生活开销,接下来可能还得想好种种理由来预防女婿对于勒叔叔多年不归的发财的疑问。这样的日子不可谓不艰难,又怎能不令人更加同情。
再来说说于勒叔叔。
于勒叔叔的遭遇当然也十分令人同情。然而,他的不幸更多的与他本人“行为不正,糟蹋钱”有关。他和哥哥菲利普同样继承了一部分遗产,可是他不会算计,“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哥哥应得的那一部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菲利普还是比较善良的)。被送到美洲后,他也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虽然做了点买卖,侥幸“赚了点钱”,但不会经营的他,很快就破产了。为了赢得哥哥一家的信任,他又编造谎言说自己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不惜让哥哥一家在谎言中度日如年。10多年的苦苦挣扎和漂泊,他仍然没有学会谋生的本领,最终沦为卖牡蛎的穷苦水手。他深知,如果就这样回到哥嫂身边,肯定不受欢迎,极有可能会再次被送往美洲。然而,他生活的艰难只是他一个人的艰难,可谓“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相对于要养家糊口的哥哥菲利普而言,显然要“轻松”的多。
不可否认,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发财”前后的态度的巨大变化,艺术而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那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那样:“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他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显然,小说揭示的主题也正在此。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把目光放在对菲利普夫妇的谴责上(不少读者都认为他们自私、冷酷、虚伪、唯利是图和不近人情),而应该更清醒地看到,反动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才是造成正常人性的扭曲——兄不认弟的根本原因,而这种被扭曲的人性在菲利普夫妇身上集中地体现出来。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相对于于勒来讲,菲利普夫妇的不幸更令人同情。
[作者单位:安徽省当涂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