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最初的启示是从学习“洋思经验”而来,那么2006年偶然读到的郭思乐所倡导的生本教育的文章,则坚定了我在自己的班中践行“以生为本、主动学习、提前预习”的决心。
生本教育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
这种教学理念,意味着教师从“教教材”向“最大限度让学生自学和学生参与”转变。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自学中学会发现问题,激励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但是,怎样指导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去自学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认识。
一、 课外提前预习要讲方法
学生进行预习,可以有三种层次:第一种是课前看一看(或翻一翻)课本;第二种是看课本解决生字词;第三种是查找资料作深入研究。
开学伊始,我对照目录,告诉他们整册教材的课文编排主题,告诉他们哪些文章哪些章节要背诵,可提前背诵。最关键的是:所有的文章都可以着手预习,用老师教的“三读二查一见疑”法,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
三读,就是要求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新课文至少要读三遍。一读——默读,也即最初读课文,要手脑并用,圈点字词,勾画语句,粗知课文大意。二读——朗读。学生再读课文要出声、口脑并用,理清作者思路,筛选信息,熟悉课文内容。三读——精读赏读。这是更高层次的读,要把握课文要点、推敲文章、概括主旨、了解写法。
二查,就是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肯定有疑难,解决的方法是自己查:“一查”即查字典、词典其他工具书。“二查”即要求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对有关作者、写作背景等作粗略了解。
一见疑,就是要求学生将在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标注在书上,并写出自己的观点见解。在自学中学生肯定有疑,先让学生谈看法,然后在课堂上听讲,疑点则豁然开朗。
这样持之以恒地坚持自学,就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不断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二、 课内自学中的难点指导要深化、细化
这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最高境界,老师利用课堂上学生掌握的新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可以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化,同时又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带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如教《天安门广场》中的一句话:“广场南端是毛主席纪念堂。东西两侧,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巍峨壮丽的人民大会堂遥遥相对。”
刚升入四年级的一部分学生不理解这句话。“东西两侧分别是什么?”他们分不清到底东面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还是西面是中国国家博物馆。
课内,我讲解完这句话后,进行指导——让学生贴近生活,理解其他方位词语:
“前者”“后者”
两个男孩子,小非和小星,一前一后走过来了。前者是蒋老师的侄子,在五(2)班读书;后者是杨老师的儿子,在六(2)班读书。
“南北两侧”
四(1)教室里,讲台的南北两侧,各有一张学生课桌。南边这一张,原是胡杰坐的,现在堆放着作业本;北边这张,一直是温家豪坐的。老师是多么关心温家豪啊!
在课堂自学指导中,一般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学生自学的全员性,就是要让全班每个学生都参与自学活动中,体验到参与成功带来的满足,不能只局限于几个十几个尖子生。
二是课堂教学的全程性。就是在每个环节上都留给学生阅读、思考、交流、活动的时间和机会,而不是某个环节让学生参与自学,其他环节依然老师主宰课堂、满堂灌,教师讲授的时间要少,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提问、争论、质疑,这样才能保证自学的质量。
三、 课外自学自练(拓展延伸)不求划一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他指出了教育是最富个性化的社会活动。每学新课文,我总要求学生谈谈认识、写写心得、读读与之有联系的其他文章。
为了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中有所收获,有所积累,我让每位学生都准备了一本《采蜜本》,让他们把自己阅读到的优秀词、句、段、名篇、名言等摘录下来。
有时还会仿照课文的某个片段进行写作练习,同样不要求“整齐划一”。
如学完第五课《天安门广场》,我要求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按方位顺序介绍一处景物(或教室或学校门厅或自己房间),并用上恰当的方位词。请看附录的学生小文。
我们的教室
来到教学楼二楼顺着走廊往西走,第三个教室就是我们四(1)班。走进我们宽敞明亮的教室,就会看见一排排整齐的课桌。南墙有两扇大窗户,阳光正斜斜地照进来。迎面往西墙看,是我们的黑板报,板报共分“诵读天地”“时事要闻”等五大栏目。黑板报上方有“踏实、勤奋、多思、好问”八个绿色的大字,是我们的学风。
北面墙上也有两扇大窗子,中间墙壁是荣誉栏,荣誉栏里贴着同学们的奖状。东墙上是一块磁性大黑板,我们每天就朝东面对这块大黑板读书写字。这块大黑板不但可以写粉笔字,还可以吸住磁铁。
抬头朝天花板看去,上面吊着九盏日光灯和四台吊扇。天花板的东北角,就是讲台的右上方,是我们教室里最值钱的仪器——实物投影仪。它连接着讲台里的电脑。听杨老师说,连黑板上方可收缩的白色幕布,这套设备要一万多元呢!我校2008年给每个教室都配备了,这可是全市第一的。
常熟市琴湖小学四(1)熊世萌
这样的自学自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拓展了作文的广度。不拘泥于书本,放眼于课外,学生个性化作文的空间就更加广阔了。
四、 以生为本,学生自主复习
学生复习,可以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先复习,后做作业;第二种是先做作业,有时间再复习;第三种是安排时间复习,注意整理归纳,形成知识结构。多数学生应达到第一种要求,随着学习深入,应对学生提出第二、三种要求。教师布置假期作业,应要求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使其系统化、结构化。不同的复习阶段应有不同的复习要求。
五、 要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我要求中高年级的学生必备两种工具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学生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自己能查词典解决。长期坚持,就能养成使用词典的习惯。
总之,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热爱学习而设计的教育。
但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绝不是个别教师在某个学科在较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寻求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以及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也需要家长观念的转变。
“主动学习、提前预习、个性复习”,我和学生们行进在生本教育的路上,永远在路上!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琴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