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读过这篇文章,就铭刻在心,始终忘不掉。我想所有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忍不住要泪湿眼眶。
先谈谈对文本的个人感悟。
原来爱还可以这样告白!
“猜猜我有多爱你?”“哦,我大概猜不出来。”其实,这是临睡前一对父子(或母子)最平常不过的对话了,但童心未泯的美国著名作家山姆却借一大一小两只兔子之口,把生命中那种最原始的父子之情,浓缩在短短的一段对话里了!当小兔子拼命往两边张开双臂,说“我爱你有这么多”时,我们不禁哑然失笑:爱,还可以这样来衡量吗?可对于一个幼儿来说,这样的比喻可能是再直接不过的了。接龙游戏似的比喻一个接着一个,天真、质朴、智慧,却又是那么温情感人。小兔子不管怎么比,他的爱永远也比不过爸爸来得多、来得深、来得远,最后,他终于在一片酽酽的父爱的包裹之下睡去了。不过,作家在结尾又添上了一句神来之笔:“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我想,这个天上挂着一弯月牙的晚上,小兔子一定睡得很甜,因为他知道世界上有一个人更爱他。
阅读这则故事时,除了感动外,还有些吃惊,作者那么有想象力,那么了解儿童,因为孩子是最喜欢和别人比、与人较劲、事事想占上风的,作者就用这样的方式让两只兔子表达着自己的爱。可是不管小兔子怎么想、怎么说、怎么比喻、怎么形容,大兔子总是轻而易举地超过他。我想,这不是因为大兔子的手臂比小兔子长,大兔子站起来比小兔子高,大兔子力气大,可以把小兔子举起来甩过头顶,而是因为世界上的“大兔子们”,我们的父母,对“小兔子”的爱就是超过着一切!他们在心里,天天,每个时刻,穷其一生爱着孩子,所以他们就几乎不假思索,可以脱口而出。
好喜欢这两只兔子,尤其是那只小兔子。
另外,我们应该注意这个故事是由小兔子开始的。是小兔子让大兔子“猜猜我有多爱你的”。虽然天下大兔子的爱总是超过小兔子,可是小兔子们都会首先、主动地对大兔子说:“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会让大兔子们幸福很长时间的!孩子们都应当学会对爸爸妈妈说“猜猜我有多爱你!”我想,这也许是今天何金钟老师选教这篇教材,让孩子们练说这个故事的原因之一吧。确实,待人接物、东西方文化等各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我们的孩子总是显得那么含蓄、内敛、矜持、羞涩,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羞于启齿,尤其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爱。今天的这篇教材给了我们很大启发,让我们的孩子、包括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把爱说出口,让我们的父母们知道我们多么爱他们,多么想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再谈谈何金钟老师的这节课。
何老师的这节绘本阅读课,精心设计了丰富多样的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听谜语、猜谜语。听老师讲故事,声情并茂地范讲故事(不是放录音),真的很佩服何老师的才气、勇气,尤其想不到的是,那么又高又大的男人竟然那么“嗲”、那么投入,跟二年级孩子贴得是那么近、关系是那么融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还让二年级的孩子关注言语的表达方式,关注文本中小兔子那特有的表达爱的方式(打比方、形容等)。学语言、学语文是为了用语言、用语文,老师们千万不能仅仅在文本内容上打转转,要更多地关注言语形式,引领孩子们学着用语言,让我们的课堂更多一些浓浓的语文气息。
课堂上,何老师选用了特别匹配的一些辅助活动来教学。比如,让孩子们一起看图片。据我所知,作图的这位画家也是相当著名的。她没有用浓墨重彩,不想让自己的画太抢眼,不想让自己的画盖过文字的风头。她的画跟文本是那么匹配,相得益彰,看过画的人都会将这个故事深深地印在心里。另外,何老师引导孩子们表演故事。一说到表演,老师们似乎马上就会在脑海里蹦出“花里胡哨、热闹的形式、作秀”等词语。现在语文课堂对表演很是抵触、很排斥,有的老师甚至是把表演拒之门外,惟恐避之不及,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种态度,我觉得是不可取的,正如大哲学家尼采所说,“有人的地方就有表演”,曹禺先生也说过,课堂表演可以激发潜在的智力、可以激发学习的情趣、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可以促进学生的想象,只要不是为表演而表演,表演中更多地关注语言能力的提升,语言素养的发展,这样学生喜闻乐见的(尤其低年级孩子)活动,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想谈谈对这种课型的理解。这是一堂课外阅读指导课。我们太需要研究课外阅读了。“功夫在诗外”,单靠薄薄的几本教材,单靠几节语文课,是学不好语文的。吕淑湘先生说,“学好语文,课堂只有30%的功劳,70%要靠课外。”确实,我们可以把一篇篇文章的学习作为引子,通过文章的学习,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形成最基本的语文能力,再围绕课文给学生建立二环线、三环线,提供大量的、精致的文化点心,让他们获得广博的文化浸染,把孩子引向人类文化的长河!像《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样的图书,获得过那么多的国际奖项,确实是人类文化的精品,应该让所有的孩子共同来分享!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