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341

[ 林丽娟 文选 ]   

阅读成长档案袋评价的优势

◇ 林丽娟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方式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多元的、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因此,对语文阅读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心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过去我们对学生所进行的评价,都是终结性的评价,即是在某一种学习活动完成到一定阶段时,对最终成果作出判断。这种评价是静态的、功利的,它所面向的是昨天,对昨天的学习给予肯定或否定,其弊端在于不注重学生的努力过程,对学生的成长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评价作用于教育,就是要对教育的价值作出判断,对教育的过程进行判断,使学生在这个判断的过程中不断进取发展。新的语文阅读教学评价观重在过程的评价,它是动态的、发展的、面向未来的,突出其积极的反馈,促进教与学的共同发展。
  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档案袋”评价法,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采用这种评价方式,可以从中看出学生阅读方面成长的过程,留下学生努力的痕迹,把学生的进步展现在每一个人的面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搜集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自己作读书卡片,定期在班上悬挂“档案袋”进行展示,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而且让学生从小学会如何去展示自己,如何去欣赏他人,并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另外,“档案袋”也是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窗口,教师不要求统一,只求有个性。“档案袋”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地、全面地展示自己,体现自身的价值。同时“档案袋”的建立也为学生提供了反思的依据。例如,回顾自己形成档案袋的过程,经常反思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整理的材料、制作的课件、撰写的论文……学生自己也可以将每一次回顾做一个纵向的比较,反思每一个阅读过程,在反思中总结、收获、提高。这本身也是增加了学生自我评价的环节和内容,给了学生自我评价的体会和权利,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因此,它在阅读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是具有实践优势的。
  一、 档案评价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个性
  建立“阅读成长档案袋”的过程实质就是突出学生个性品质的过程。首先,我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档案袋,并根据自己的喜好装饰自己的档案袋封面,突出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特长。如有的学生是用电脑设计的封面,有的是剪贴的封面,有的是自己绘制的封面。在这些封面上学生分别写上了“品味生活”、“如诗如画的人生”、“我从这里看世界”、“阅读的成长足迹”等。这样既展示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又对学生的进取心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师生共同制订评价内容。活动开始之初老师就引领学生规划新学期的阅读蓝图,学生设计出自己在档案袋里要装的内容,并写出目录。每学期的阅读活动评出阅读最佳小组和最杰出个人。另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进步或教师对自己的口头表扬进行自我表扬,这样就给了学生自己赞赏自己的权利和机会。三是由家长对学生进行评价,定期写出自己孩子所取得的进步,并对孩子进行鼓励。在期末时,我将学生制作的阅读成长档案袋在家长会上进行展示,每个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和成长都感到非常欣慰,看到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看到孩子们不同的个性,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仿佛就在他们的面前。这种评价的方式全方位地反映了学生的不同情况,留下了孩子们中学阶段阅读成长的足迹。
  采用这种评价方式,展示了学生一段时期内的成绩和进步,既反映了结果又反映了过程;将学生所获得的荣誉和作业收集起来,为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更为重要的是采用这种评价方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按照学校的各项要求去努力,养成“规则”意识,增强了师生、生生、家校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师生共同成长,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树立学生的阅读自信心、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 档案袋评价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我所研究并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的阅读成长档案袋考查的是学生能否利用课余时间扩大阅读面,增加原始资料的积累,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此基础上探索阅读成长档案袋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学会感悟和体验,培养语感,收集自己的奇思妙想,体现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学生成为选择档案袋内容的决策者,档案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学会自己整理、自己学习、自己归纳。
  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是档案袋运用的根本目的,它始终以关注学生的进步为出发点和归宿。档案袋具有学生自我教育和反思的功能。这一功能使搜集资料的活动转变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在反思过程中学生将主动承担学习任务,为自己的成长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同时“档案袋”的建立也为学生提供了反思的依据,增加了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环节和内容,给了学生自我评价的体会和权利,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使用阅读档案袋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的有效手段,也是展示学生阅读成效的最佳方式。
  阅读成长档案袋将阅读和档案袋评价融为一体,是通过收集学生在阅读道理上的点滴收获,在过程中体会快乐,在快乐中增加收获,收获成就,提高阅读兴趣,培养综合素质和语文能力。
  三、 阅读成长档案袋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课外阅读“成长档案袋”应充分体现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主反馈性,学生阅读的全面性、独特性、交互性等特点。
  1. 发展的全面性。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积极情感的体验等,帮助学生悦纳自己,培养文学热情。我们不仅要考查学生的认知层面,而且要考查其理解层面。如办文学小报时,为了在这一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我允许学生自由组合,要求用一张纸写出自己的创作意图、过程和最大的收获。在办文学小报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来组成一个小组,有的负责写字,有的负责绘画,有的负责设计版面,共同完成手抄报。在团结协作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将一个人的阅读经历、成果扩展成叠加、纵横交叉的复合型文学认知。
  2. 发展的独特性。打开学生的个人成长档案袋,一股蓬勃的朝气扑面而来。看,胜绮设计的封面色彩浓重、大气,如同他热情开朗的性格;吴皓婧的档案袋中的各种读书笔记向我们证明,她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不仅热爱读书,更勤于记录,专于总结;盛琦小组的文学小报,一幅幅图画,画出了文学世界的精彩,画出了求知欲望,介绍着文字世界的温馨和睦……打开学生的阅读成长档案袋,我常常会为学生取得的成绩而高兴,从中也看到了学生独特的成长经历。
  在成长档案袋里,教师给学生写随机评语,可以记录学生进步的点点滴滴。一句句饱含激情的评语,使学生兴奋,家长感动,也拉近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距离,广泛地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把学生和家长的兴趣强烈地吸引到阅读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从而淡化了对分数的唯一追求。阅读成长档案袋已成为学生的宝贵财富之一,家长会上家长们都反复翻看孩子的每一张读书卡片,琢磨其中的含金量,家长的注意力已经开始从考试分数向成长过程转移。
  3. 动静交互性。成长记录袋既是一种过程性评价,也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操作时,我们看到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而评价的参与者有学生、老师、家长以及学生所涉及到的多姿多彩的文学世界。这种多渠道摄入、多形式发展的方式,使学生可以从各个方面了解文学,明确自己在文学世界中的努力方向。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做,也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对传统的阅读模式也是一种挑战。学校可定期进行阅读成长记录袋的评比交流活动,要有静态的展示,也要有动态的评比。
  走进我班教室,你会发现,在最醒目的地方,老师和学生把阅读成果袋布置起来了。每个成果袋还起了不同的名字:“花开的声音”“努力着”“思索着”“收获”“硕果累累”……这些激励人心的词语让人一看就能产生美好的愿望。在这里,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位置,没有谁占的位置特别多,只有成果的多少,袋子的厚薄,而在老师的心目中,在同学的心目中,这是平等的,不分轻重的。
  学生们在这里发现了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找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确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如今,成长记录袋已经是我班班级文化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现自己才华的舞台,创设了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满足了学生遨游文学海洋,展示自我才能的欲望,并成为挖掘自身潜力的动力和源泉。
  综上所述,阅读成长档案袋评价法使学生学会了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培养了合作精神、学习兴趣,同时发展了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档案袋重视的是阅读的过程,强调知识的探索历程远远重于获取的结果,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潜能。其评估的过程是系统化的,又是个人化的,通过教师的评语、学生的自评和互相反馈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方向,获取学习经验,从而在进取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就是阅读档案袋的可行性所在。它促进了师生共同成长,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中学]

阅读成长档案袋评价的优势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