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364

[ 潘玉红 文选 ]   

让个性之花绽放在阅读的原野上

◇ 潘玉红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新课标非常重视在个性化体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学生对文本的不同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尽管学生的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但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阅读、体验的课堂教学活动无疑是师生的共同行为,是师生以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的一种多层面、深层次的交流与碰撞。只有实现学生智慧和情感的和谐共生,才能促进学生阅读个性化。如何让个性之花绽放在阅读的原野上,有赖于教师的引导和促进,依赖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
  一、 创设平等对话的氛围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道亮丽景观。它意味着学生从各种束缚、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也意味对话过程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将成为涌动的生命流程中的快乐驿站。在这个流程中,师生共同沐浴着人性的光辉,尽情享受着阅读的乐趣。交际学理论告诉我们:对话需要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以消除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因为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融洽,会使彼此感受到沟通的快乐、心灵的愉悦。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轻松愉快的对话环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如在教学《做一片美的叶子》时,播放优美的旋律,让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学生大胆展示内心的感悟,进而表达出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接着,老师提问:“社会、国家、学校、家庭……都是一棵棵大树,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就是大树上的叶子。我们怎样才能做好一片美的叶子呢?”轻松的环境中,学生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有的说:“做一片美的叶子,就是要处处为集体着想。不仅要想到自己,更要想到大家。”有的说:“做一片美的叶子,就是要像美的叶子一样,为集体做出无私的奉献。”有的说:“做一片美的叶子,就是要像美的叶子一样,在集体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融入到集体的大家庭中。”有的说:“做一片美的叶子,就是要像美的叶子一样,永远进取,为生活的大树注入活力,添加色彩,让她永远生机勃勃。”
  二、 阅读文本,感悟文本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学会在恰当的时机提出深浅适度的问题,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精准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恰当的联想与想象。
  1. 引导学生个性地理解文本。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当保证学生对课文进行充分的自主阅读。学生鉴赏和评论性的阅读体验需要建立在对文本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会自然流露。如教学《三袋麦子》一文,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抓住主要内容,理清条理后,教师引导他们概括出文中人物的个性特点:小猪憨厚可爱,小牛勤劳节俭,小猴聪明能干。学完课文,我问学生:“小猪、小牛、小猴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说喜欢小猴,理由是他聪明能干。可有一个学生却这么说:“我喜欢小猪,因为快要过年了,小猪得到这一袋上等的麦子,做点吃的也是应该的。小猴这一年就吃不到好东西了。”还有一个学生说:“我喜欢小牛,是因为小牛很勤劳,只要天气好,就把麦子搬出去晒太阳。而且小牛也很节俭,一袋麦子吃了很长时间。爸爸妈妈经常教育我要勤快,要节俭,所以我要向小牛学习。”可见学生已经和文本作了充分的对话,已经对文本充分感悟,才说出了与众不同的想法。从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已经把自己融入到角色中,他们用语言表达出了内心的感受,对文章的理解由肤浅走向了深刻,有效地提高了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2. 提高学生个性的创新思维质量。想象性的阅读是一种挑战性的阅读。它要求学生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地求异,运用生活常识和所学的知识,在课堂上即时闪现出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在《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学到天鹅群破冰成功后,我是这样启发学生的:“同学们,当破冰成功后,天鹅饱食了鱼虾,或许正在引吭高歌,或许正在悠闲地散步,或许正在欢快地舞蹈,而此刻老天鹅呢?那个第一破冰的勇士又在哪里呢?让我们再次细细地去寻找它的身影吧。”停顿片刻,我接着说:“你看到它了吗?”一阵短暂的沉默后,学生说:“我看见老天鹅在雪地上安详地休息。”“我看见它嘴角还挂着血丝,微微睁开双眼,看见它的后代们生存下来,它眼里流露出一种安慰的神情。”“我看见它在呻吟,另一只老天鹅在给它舔去嘴角的血痕呢。”“我看见所有的天鹅围在它的跟前,流着眼泪不停地抽泣,最后它闭上了双眼。”“我看见几只小天鹅正把捉住的鱼虾喂给它吃呢。”“我看见老天鹅看着它的种族获得了新生,脸上露出了笑容,死也瞑目了,因为它觉得自己的牺牲是值得的。”……此刻,我想无论学生怎样想象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在推断的过程中,不光升华了文章中老天鹅的形象,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人性的美,更重要的是学生个性化的思维与创造,这正是我们开放的教学所追求的。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和表现,“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三、 重视评价的多元性
  一直以来,僵化的考试方法及评价体系,严重地束缚着语文教学的个性培养。现在,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老师把评价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个性化的阅读评价。如上完一篇课文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或最不喜欢的人或事或物,说一说理由,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及时捕捉学生显现出来的独特个性,使评价的目光面向个性化发展。及时发动学生展开互评与自评,使评价成为一种民主参与、民主交流的过程,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尊重个性就是尊重生命。我们相信,个性化阅读犹如雨后新芽,一定会使学生的个性绽放出迷人的光彩。让个性之花绽放在阅读的原野上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育红实验小学]

让个性之花绽放在阅读的原野上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