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378

[ 赵海云 文选 ]   

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赵海云

  新课程实施后,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已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紧迫的任务,于是集体备课应运而生。集体备课能发挥众人的智慧,弥补个人的失误,能集思广益、优化资源,从而使教学事半功倍。
  但是,目前集体备课存在不少的问题:
  1. 强调集体教案,忽视个人研究。为了应付上面领导和学校领导检查,凭空杜撰集体教案;“值周式”摊派,由备课组安排,每人一周分写个案,完工后汇总成册成为集体备课教案;“捡垃圾式”的拼盘,教师将网上与新教材相似内容的教案下载,不管内容是否切合自己教学的需要,不加选择,不加取舍,全盘吸收,装订成册后成为集体教案。
  2. 强调课前准备,忽视课后反思。现在,许多学校对于集体备课,课前十分重视,而忽视了课后检讨。在备课的过程中,大家很积极,花了很大的气力,但是课后教师没有把在课堂中的错误、不足、经验,是否符合学生的特点等感悟记录下来与同组人员交流,或记录下来却不交流,这样就失去了教师交流的一个重要机会,致使自己的教学经验得不到丰富,教学水平得不到提升。
  3. 强调共案,忽视教师个性发展。有些学校要求每节课都要集体备课,过于强调集体备课,不给教师展示个性的机会,不给教师发展自我的机会。因为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形成的,很难变化,所以我们要给教师一个自我发展的平台。
  要切实解决教师备课方法不当、上课效率不高的问题,就必须探索高效的备课方式及方法。
  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们应该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课例与其他教师分享。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价值的信息,充实到自己的教案中,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实现资源共享。
  备课不仅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集体备课不仅是完成一项任务,做好一些记录,更是大家交流思想与智慧的平台,让思想在碰撞中闪烁光芒,让头脑在交锋中吸纳营养,让教学在务实高效的备课后实现目标。
  一、 独立研究教材,形成有鲜明个性的教学个案
  我们在强调集体备课时,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备好个人的第一教案,来保证集体备课的“生命”质量。对于个案的形成,我们要求年级组的每一位语文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弄清所备课的内容在本册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或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就此设计教学的三维目标,设计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设计突破关键点的思路;思考是否设计了切合实际的、贴近学情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以及创新点、德育点;是否设计了合理的思考题;在哪些环节和思路上学生还存在疑惑和障碍等,带着问题初步形成了融注自己教学思想的个案。如果没有个人的研究,没有个人的思想,如果仅依据网络下载内容,盲目利用他人教学资源,套用他人的经验进行教学,那么教师就完全失去了自我。仅依靠集体备课,教学是没有活力的。
  二、 注重集思广益,形成有集体智慧的教学共案
  在集体备课时,先由主备人说课:阐述课标要求、教材重点、学情特点、目标确定、教学过程、教法学法、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当然可以是备课组成员按照事前安排的方案进行说课)。然后由组员发表补充意见,全组讨论,集体商定后确定集体教案。主备人说课是教师集体备课的重要环节,通过说课,组员相互比较,在组内开始有针对性的讨论。可以质疑主备人,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商榷,可以就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展开辩论,可以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还可以针对年轻教师的不足提出建议和意见。主备人综合众人的意见,确定每个环节的最佳教学方案,对主备教案进行修订,形成具有集体智慧和共识的教案——集体教案。集体备课是在和谐的、平等的、民主的、互动的氛围中,由集体成员的有效协作而产生的智慧结晶,对教学质量提高,对教师专业成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集体备课质量不完全在于参与者听从并吸纳名师的意见,更在于参与者都有自己的思想并相互碰撞。要以敢说“不”的勇气,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对名师说“不”,敢于对同事说“不”,敢于对自己说“不”)。只有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敢于对别人的失误提出疑问,在思想上真正交锋,集体备课才有价值。只有思想交锋碰撞,参与者才能进入状态,真正互相切磋、互相启迪、共同提升。如果不交流,交流而不碰撞,碰撞而无结果,迷信名师,屈从权威,那么又怎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备课?
  三、 注重消化吸收,确定能适应班情的特色教案
  在集体教案形成后,应根据学情特点、教学要求、自己风格等,对集体教案进行修订,形成集众家之长,又兼有自己特色的个人教案,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新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教师主导而不是“主宰”;学生层次不齐,教师千差万别,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所“统”,有所不“统”;因为每一位教师的人生阅历、知识结构、教学经验、个性气质不同,他们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有差异,又面临不同的教学对象,所以,我们只能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保证教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所以每一位教师都要从自己和学生实际出发,对共案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使自己的教学既充满集体智慧,又体现个人风格,实现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教师的教学都一个模式,这就违背了教学规律,而且与新课程教学理念背道而驰。就以集体备课成果为自己的教案,长期下去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而且会陷入另一种教学极端——思维“复制”,失去自我。所以,我们要 “肯钻研,能吃苦”,张扬自己的个性,以自己的特色教案提升教学质量。
  在集体备课的实践中,教师还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各环节的操作进行现场验证、修改、反思,撰写“教后感”后,同组交流、归纳、整理、订正,作为下一轮集体备课的参考资料。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依据,而且更在于它是教师进步的台阶,是教师教学思想发展的轨迹,也是教师教学见解升华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

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