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1期 ID: 156503

[ 魏堆付 文选 ]   

写作教学拾贝

◇ 魏堆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始终是一大难题。教师们都感觉到学生怕写作文。学生也感到:“写作文难,难于上晴天。”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
  一.在要求上,减少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倡导学生抒写自己的独特感受,我写我心,实现写作个性化,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这就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老师应当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舞台,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坚持写作练习灵活多变,倡导自由式作文和专题作文相结合。在自由式作文中,学校、家庭,社会、自然现象等皆可成文。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的主角,表现生活的高手。在专题作文中,老师给出一个作文题目,让学生从审题、立意、构思等方面去思考,各抒己见,自由争论,以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从而能顺利地完成作文。经过逐步的训练,学生习作中表现出的是真实的自我,真实的个性,他们不仅在思考自己的得失悲欢,也在分析社会的种种现象。他们学会把握写作的机遇,表现浓厚的写作兴趣。
  二.注重积累,让学生多读些课外读物,丰富学生的生活,拓宽学生视野,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主动给学生提供可靠的作文的素材和语言。让学生写作时“有米下锅”。日本的作文教学非常重视三个方面:“有写作动机”,“有东西可写”,“能够写出来”。笔者认为“有东西可写”的关键就是要学生积累协作的素材,在这个方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学生从学校生活中积累素材。比如班级中的偶发事件,课间很多的趣事,课前同学的许多表现等。指导学生留心家庭生活,从家庭生活中积累素材。学生要注意收集家庭成员间发生的种种事情。从社会生活中积累,要鼓励学生注意观察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问题和一些重大的社会现象。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从教科书中积累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学习课文的写作技巧(如文章的命题、开头、结尾、主体结构、过度照应等)。从优秀的作文中积累,让学生阅读和积累一些优秀的作文资源有助于学生语感的训练,教师要协助学生收集和整理一些优秀的学生作文片段,有计划地让学生朗读,积累,模仿,写作。
  三.在训练形式上,注重兴趣,力求多样化。既注重思维训练又注重格式训练,使学生边学边实践,能及时掌握,并且能使学生的独创性发挥出来,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我国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机有过大量精彩的论述。例如:认为作文“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出题目”,教师命题的首要条件便是“要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主张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顺乎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这样,学生就会乐于写作文。我们农村有许多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像清明节上坟,过年耍社火,田间劳动等,城镇孩子就比不上农村孩子感受深刻,老师可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一定会有很多东西可写。
  四.在批改上,实行学生互批和教师讲评相结合,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为学生提供交流心得,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的机会,缩短作文反馈的时间,注重评价作文中的亮点。对于统一命题作文,要求教师灵活批改,及时讲评。为了使学生互批与教师讲评相结合,可采用作文评改“三为主”的方法,即:批改以学生为主;讲评以教师为主;无论是批改还是讲评,都要以差生为主。只有这样,差生潜藏的内在力量才能爆发出来,写作兴趣才会发生、发展、并巩固。基于上述认识,教师在作文讲评时应善于发现差生作文的三点,即进步点,成功点,闪光点。“进步点”针对全篇而言;“成功点” 针对段落而言;“闪光点”针对词句而言。这样差生就会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感受到某种成功的喜悦,对自己感到“还有希望”,下次作文就会又有新的进步,在心理上由怕变爱,写作兴趣也会慢慢产生,并得到发展和巩固,作文水平自然会提高起来。
  
  魏堆付,教师,现居甘肃秦安。
  

写作教学拾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