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1期 ID: 156460

[ 赵跟瑜 文选 ]   

培养学生情商之我见

◇ 赵跟瑜

  情商,也叫情绪智商,它是相对智商而言的心理学概念。它反映的是一个人把握和控制自己情绪、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承受外界压力的能力、不断激励自己和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是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可以说,学生的情商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影响极大。关注学生情商培养,树立学生健全人格,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值得探讨的重要心理问题之一。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情商呢?
  
  一.引导学生有效控制不良情绪,营造良好的心境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既可成为行为的内驱力,又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密切关系。情绪能使人的行为积极,也能使人的行为消极。学生情绪不稳定,容易使心理失去平衡,长此以往可能心理失调,导致生理、心理疾病。中学生的情绪和感情不够稳定,处于过渡时期。许多学生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发脾气,或某次考试不理想而沮丧,或与同学发生口角而不开心,甚至老师的批评和父母的抱怨都会成为学生情绪恶劣的主要原因。学生往往会被悲观、忧郁、孤独、紧张等不良情绪所困扰,导致学习没兴趣,精力不集中,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作为班主任,应针对导致学生不良学习情绪的主要因素,引导学生学会对情绪进行自我调控,营造良好心境,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教育学生正视挫折,增强抗挫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增强抗挫折能力,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两千多年前孟子就写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一名句之所以千古传诵,就是因为它提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经受过大的挫折磨难的人才会大有作为。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21世纪的今天,人们愈加认识到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因为现代社会,信息广,变化大,机遇多,节奏快。生活的海洋越广阔,风浪就越大;成功的机遇越多,受挫折的次数就越多。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强,能承受打击或经得起挫折;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弱,经不住挫折考验,面对挫折消极悲观、忧郁,自然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重者则导致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健康。因此,班主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环境。
  心理研究表明,承受挫折能力和其它心理品质一样,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提高。在教育工作中,经常教育学生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不如意,要学生明白“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而这些不如意仅仅是我们人生道路上小小的绊脚石。应该正视挫折、驾驭挫折、化解挫折,而最终才能战胜挫折。使学生明白在挫折和不幸面前,如果我们轻易放弃,就将一事无成。诺贝尔说:“坚忍不拔的勇气是实现目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唯有备足资本,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积极参与平等竞争,战胜挫折,才能成功。
  
  三.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树立远大的志向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学习和工作,尤其是创造性活动是长久而艰辛的过程,这种活动成功与否除了智力因素外,常常取决于人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人们常说的有没有毅力,有没有志向。一个人“常立志”,还是“立常志”,反映了一个人的意志品质的强弱。立志就是人们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与自己的主观条件确定自己奋斗目标。志向能激发人的热情,增强实现自己目标的信心和决心。立志能充分调动人的智力因素,使人的志向与实际的活动密切统一起来。但光有志向是不够的,要想成功,不仅要下定决心确定目标,而且要有达到目标的信心和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恒心。古人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决心越大,信心越足,恒心越持久,就越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所以,培养学生具有顽强的意志,是班主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注重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战胜挫折、克服困难的决心,磨练学生顽强的意志,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树立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赵跟瑜,教师,现居甘肃秦安。

培养学生情商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