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这就要求我们在提高课堂阅读效率的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我尽力为学生搭设一个自立、开放、轻松的课外阅读平台,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放下心来,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大胆地进行课外
阅读,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自立阅读中积累语言,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在阅读教学中我揣摩了这样几点: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尽管我们现在对孩子的教育是越来越重视“兴趣”二字,但我们的孩子是一张白纸,他们未必有读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其阅读兴趣。为此,我常常选择一些课本之外的精彩片段进行感情朗读,或者讲述一些生动形象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外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也有意识的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必不可少的。为了稳定和保持学生被激起的课外阅读兴趣,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开展了“故事会、朗读比赛、词语接龙、古诗朗诵”等活动。还以“课前3分钟”的形式,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所见的新鲜事、好故事等讲出来,这样掀起一个人人喜欢读书,人人学会读书的高潮。
二.掌握阅读方法
读与写相辅而成,强化阅读过程的读写链接,这样才能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统一。我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坚持做读书笔记,记清所读书的书名、日期,摘抄一些优美的或自己感悟较深的句、段,或写出自己的感想,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配上插图,这样,把读书和生活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多读多思。例如在阅读了《狐狸与乌鸦》这篇课文以后,让学生以“肉被骗走以后”或“过了不久,狐狸又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为开头续编故事。让学生用自己的笔与作者、文本、生活对话,敞开自己的心扉,展露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学生在自己续编的片段中大胆想象,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志情感。有的学生创编了“乌鸦家族群起攻击狐狸”的情节,还有的学生设想出“乌鸦骗狐狸”的情节等,真可谓童心闪耀,个性飞扬。
另外,我还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收集信息,积累语言,如:走在马路上看到交通安全的警示句,可以摘抄下来,有的同学抄了“宁可绕百步,不走一步险”、“宁等三分不争一秒”,还有的同学的记录了商厦的广告语“红蜻蜓一年四季都是情”。我还让学生收集对联、日历本上的小常识,看到、听到的各类广告语。让学生多观察、多收集,在生活中学知识。
三.培养阅读习惯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本学期我做了以下尝试:
首先,在课堂上教方法:我告诉孩子们,会带着问题,带着思考、想像读书的孩子是最聪明的。课堂中,我鼓励孩子大胆地质疑、思考、想像,养成读中悟,悟后再读的习惯。
其次,孩子回家每天有半小时的阅读时间,让孩子多读、多积累。让孩子养成积累课文内外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并学会写下自己的收获的习惯。同时,我们要求孩子们把看到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体会到课外阅读带来的乐趣。
最后,我利用早读的时间,让孩子进行古诗词的积累,主要是《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首》。我相信,通过这些传统中国文化的滋润,对孩子们的写作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汇报阅读成果
每周一的下午第三节课是同学们阅读的时间,学生可汇报一星期来的阅读成果,把这一星期来读的好书,演讲给大家,然后进行阅读评比,这样使同学们能享受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同时,学校语文组多次开展竞赛活动,给孩子们搭建一个自我展示阅读收获的舞台,让他们去感受成功的快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关于读书的成功经验。多读多练,是广大语文教师公认的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良方,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百益而无一害。为此,我们语文教师不能仅仅只重视课内阅读教学的研究,还应多一些课外阅读教学的探索,让孩子们游乐在一个五彩缤纷的阅读世界里。
李永芹,教师,现居湖北长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