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送别诗,人们便常常想到依依惜别、感伤等情感。诚然,惜别与感伤确是人生别离时之常情,但若把送别诗所表现的感情仅限于此,就太狭隘了。其实,由于送别双方的遭遇、思想不同,送别的背景、时代各异,送别当时每个人的身份、情绪有别,因而,虽同为送别,却表现出多种多样的情感,即“一样分别多样情”。下面分
类述之。
一.感情深挚
诗人们常常将彼此深厚的友情抒写在送别诗中。李白七古《金陵酒肆留别》“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诗人将离,金陵的年轻朋友们来为诗人送行,殷勤劝酒、各尽其觞,情深谊长。李白用拟人、对比的手法化虚为实,写金陵子弟相送的情谊之深长。又如卢纶五律《送李端》“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少小丧父,国家动乱,自己又早年漂泊他乡,知音难觅,可谓身世凄苦,在此境况下与君的结识、友情更显珍贵,情意更觉深浓。
二.惜别伤感
将离时分,往往格外珍惜眼前之聚。司空曙五律《云阳馆与韩绅宿别》“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多年隔绝,老友重逢,自是惊喜,然而明朝又要分离,不知何年再相见,因而感慨无限;相聚如此难,聚期如此短,分别如此速,怎不让人分外珍惜这次重逢,举杯共饮,依恋无限?将离时分,又是那样的让人伤感悲愁。韦应物五律《赋得暮雨送李曹》“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濛濛细雨,使船帆也显得沉重,因而行走迟缓;细雨濛濛,使小鸟也难以振翅,不能速飞。凝重迟缓的帆鸟,正是诗人因友人之将离而内心愁苦、心情沉重的真实写照。友人将离,诗人无限依恋,然而友人终将离去,依恋与别愁使诗人再也不能自已,禁不注潸然泪下,泪飞如雨。惜别依依,别愁幽幽,别后更感失落惆怅。
三.盼重逢
友人间感情如此深厚,别离又是如此地伤感,无奈之下,只有期盼早日重逢。卢纶五律《送李端》“掩泪空相向,风尘何所期!”往事悲苦,不堪回首;今朝送别,依依不舍,泪眼朦胧中,试问:在这社会动乱的时刻,不知何时再相遇?王维五绝《山中送别》“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春草生绿,一年一度,明年春草绿了的时候,友人会不会归来呢?刚刚送别,就盼望再相聚,情意之深可想而知。以上几句写别后盼重逢,皆直抒胸臆,语浅情深。
四.对友人的宽慰
离别时分,情感何伤!而有时,诗人们心胸又是那样地豁达,他们反客为主,劝慰友人。王勃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诗人在临别前劝慰友人:不要像一般儿女一样,在分手之时就哭哭啼啼,只要你我心音相通,为真知己,即便身各天涯,不是也像身居相邻一样吗?诗人的豁达、豪迈之情从其对友人的劝慰语中自然地流露出来。
五.对友人的关切劝勉
刘长卿五律《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友人李中丞当年叱咤风云、功勋卓著。而今年老罢归,旧业全无,江汉茫茫,暮色苍苍,你将归向何处呢?诗人之同情与关切,于反问中表露无遗。李颀七律《送魏万之京》“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友人欲去京城长安谋求发展,诗人在送行时劝戒:长安城是一个繁华行乐之地,到那儿别让繁华遮住了双眼,让享乐迷住了心窍,从而让美妙青春年华虚度,让大好时光流逝,当努力奋斗,奋发有为才是。
六.为友人感叹惋惜
宋之问七绝《送杜审言》“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诗前两句以孙楚、屈原(按:孙楚,西晋文学家,字子荆,太原中都人,官至冯翊太守,能诗赋。屈平:名平,字原,楚顷襄王时被长期放逐,流浪于沅湘一带)二人喻友人杜审言的才高与怀才不遇。后两句则以龙泉剑(按:龙泉剑,古代宝剑名,相传晋代张华见斗、牛二星之间有紫气,后使人于丰城狱中掘地得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喻杜审言,叹息他有才却被贬而流落南荒。
七.对友人(丈夫)志行的支持
王维五古《送别》“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友人因在俗世不得志而欲归隐,诗人不但不加劝阻,反而安慰、支持友人:尽管去吧,归卧南山,以林壑为伴,闲看天上云卷云舒,那是何等的惬意啊——无俗事之烦扰,有白云之飘逸;无世事之纷争,任庭前花开又花落。分手之际,诗人无离别之伤感,有同志之支持。杜甫五古《新婚别》“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新嫁娘既为新婚匆别而伤悲,更深明大义,支持丈夫的“守边赴河阳”,鼓励丈夫安心平叛,不要为新婚即别而哀伤挂念。
八.对友人的感激
王昌龄七绝《留别司马太守》“辰阳太守念王孙,远谪沅溪何可论。黄鹤青云当一举,明珠吐著报君恩。”诗人被贬谪到僻远的沅溪,而司马太守仍不计宠辱,真心相送,令诗人感动不已,他借大蛇衔珠报恩(按:《搜神记》“隋侯见大蛇被伤中断,疑其灵异,使人以药封之,蛇乃能走。岁余,衔明珠以报之。”)的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青云得志,定然倾情报谢的感激之情。
九.对对方美貌、修养、精神、品格、忠心、功绩等的赞颂
(一)赞貌美无比。杜牧七绝《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枝。春风十里扬州路,巻上珠帘总不如。”诗人先正面描写歌女:芳龄十三的小歌女身姿是如此的轻盈柔美;继以喻写,小歌女似二月初梢头之豆蔻般娇嫩姣美;最后衬写,春城扬州繁华热闹,十里长街两旁舞榭歌台林立,美女佳人如云,珠帘巻起处,众多的红衫绿袖却都不如诗人所赠别的小歌女般靓丽姣美。
(二)赞品格精美,佛法崇高。钱起五律《送僧归日本》“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友僧修养高深,水中的月亮也似因之而通晓了禅理,海中的鱼龙也似在倾听他诵经的佛声。夜海茫茫,舟灯光照万里,让人心眼通明,一如灯之佛法,普渡众生。
(三)赞出征将士英勇无畏。岑参七言古诗《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诗歌从三个方面表现汉家出征将士的英勇无畏:一是以风狂、雪大、沙多、寒酷的恶劣气候来衬托,二是以敌兵强马壮、来势汹汹来衬托,三是正面描写将士甘冒苦辛,于大风雪之夜急行军,显其誓扫犯边之贼寇的浩壮气势。
(四)赞功绩。杜甫五律《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这是对好友严武政绩的称颂,严武才德均高,深得朝廷重用,曾在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为官,或守边郡或入朝廷,均荣居高位,在位期间,治理有方,百姓乐业。而今严武又得提拔,受命入朝,迁为京兆尹,将离东西两川之际,各地人们都惜留讴歌,不愿他离去。
十.表白自我精神
(一)表白自我之高洁。王昌龄七绝《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以玉壶自喻,表白自己虽屡遭贬谪而志气不改的高洁与清白。
(二)表白自我怀才不遇的悲愁与泛舟浪游的放旷。李白七言古诗《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抽刀断水,水却仍流;举杯销愁,没想到烦愁更加深重了。诗人以“抽刀断水水更流”起兴,写出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愁。佞臣当道,官场黑暗,人生难以称意,不如解冠泛舟,与世决绝,到湖海上浪游。这又显现了诗人在不得志之时的放旷情怀。
(三)表白自我不满现实、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个性。李白七言古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极写梦境、仙境之美好,抒写了自己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卒章更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个性追求。
由上所述,我们看出:因送别时地有别,人遇各异,因而送别时人物的感受各异,情感表现出多样而复杂,更需要我们去研读品析。
刘吉美,教师,现居山东无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