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一九九三年接触杨初春老师的《实用快速作文法》以来,就坚持了快速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究,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方面获益匪浅,也写过不少文章介绍了该种作文教学的实用性。特别是杨初春老师关于作文修改的四种方法,很是实惠,把教师从堆积如山的作文堆中解放出来,改变了学生作文只是应付差事,教师辛苦评改后,学生只看评语或等次的现象,且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这些年来作文教学的评改均由学生完成,每次作文教师只是示范地评改一至二篇,并都在课堂上完成。具体做法如下:
一.学生交换修改作文,要求在15分钟内完成。其修改方法分四步进行:
(一)三处跳视法。主题思想(或称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评价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就是看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主题是否鲜明。检查的方法主要运用三处跳视法。“三处”指的是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跳视”指的是以极快的速度进行跳跃式阅读,不是逐字逐句地念。文章的开头表现作者各自的个性,有的自然开头,有的倒叙开头,有的开头就激起读者兴趣,扣人心弦……接着快速跳跃中间部分,主要看有没有照应主题的中心句,没有就要补上。中间部分一般都较多,不能逐字逐句念,只能跳视,也就是一目十行,把注意力放在寻找照应主题的中心句上。这些中心句可在自然段的开头,也可在自然段的中间或者结尾。如果要添加,最好加在自然段的开头,这样会使文章显得纲目清楚,层次分明。最后检查结尾,看是不是有和主题相呼应的句子。也就是看是否做到了首尾呼应。如果发现文章走了火,偏离了主题,这时最简捷的做法就是在文末加一句和主题相呼应的句子。这样等于把脱疆的野马重新拉回到预定的跑道上来,使文章显得首尾呼应,结构紧凑,主题鲜明。
(二)语感检查法。三处跳视法主要用来检查修改文章的主题思想,语感检查法则是用来检查文句表达方面的毛病。语言文字是文章思想内容的载体,文章的思想内容又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因此对语言文字的检查修改和润色是写好文章的重要一环。具体做法是,不细细推敲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毛病,只凭语感检查。如发现什么地方念起来拗口,听起来不顺耳,那就要待下来修改一下。修改办法是或增或删或调,要根据文章具体情况确定。
(三)对立统一法。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有运动就有静止,有正确就有谬误等。一篇好文章,不但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简明,而且对问题的看法也要充满辩证法,观点不偏激,不片面,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找到了毛病,修改是非常简单的,只要在阐述观点的反面加上一句做铺垫的话,观点就变得无懈可击了。
(四)切除法。文章中哪些内容重复,语言哆嗦,文理不通顺,要能快速修改好,也就只有采用外科医生的病灶切除法。具体做法就是发现内容重复多余的地方,立即毫不吝啬地将重复多余的部分删去。
二.在以上的修改基础上,要求学生给修改文章写评语。七年级写60字左右,八年级写100字左右,九年级写150字左右。而且要求评语忠实于修改文章,用语得体,使学生在写评语的同时,又得到写作和语言组织方面的训练,写好评语后,至少与两名学生交换阅读修改后的文章和所写评语,学生可从中取长补短。此项一般在5分钟左右完成。
三.修改后的作文交流,至少抽6个学生念文章,念评语。前四个学生念别人的文章,后四个学生念自己的文章。这可以促其认真修改,不认真则念不顺畅。这种形式既使学生学习了作文技巧,评语写作方法,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符合“新课标”对于作文教学的要求。此项在18分钟内完成。
四.教师抽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讲评。
这一步要注重学生作文成功的地方和存在问题的典型性,同时肯定学生评改的正确性,强调需注意的问题。对学生评语的写作抓其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提高写作评语的积极性。对存在的不足,婉言指出。此项在5分钟左右完成。
五.教师针对本次作文评改进行小结,切中要害,言简意赅,语言委婉而带激励性,使学生想作文,乐评改,以利作文教学向纵深发展。
这种形式的作文评改,把教师从没日没夜的作文评改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研究“新课标”、新教材、新一代学生的学习心理,有更多的时间阅读教育教学业务书报杂志,使自己教到老,学到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良师益友。
陈元国,教师,现居贵州余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