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回放:
高峡炳灵两相对
①雄伟的刘家峡大坝屹立于深山峡谷,使黄土高原上奇迹般地出现了一个面积为130多平方公里的人造湖泊。山因水青,水因山秀,百鸟喧鸣,渔歌唱晚,一派江南景色镶嵌于甘肃大地,特别是洮河流域入库的峡谷地带更是山青水碧,峭壁千岩,大有长江三峡的气势,真乃是“一艇飞驰过洮口,千岩壁立疑巫峡”。泛舟在这海拔2000多米的高峡平湖,两岸山峰对峙,万壑争奇;秀丽娇美的湖光帆影代替了桀骜雄浑的黄河之水,就连那些直插云霄的山峰也好像悄悄诉说着它们动人的爱情故事。
②举世闻名的“炳灵寺”石窟,就在姊妹峰下的大寺沟。远远望去,湖光山水倒映着两岸拔地而起的石峰峭壁,依山飘浮的淡淡烟霞更为这秀丽的景色增添一层迷人的美。烟霞深处暮鼓咚咚,夕阳斜辉映照下的古寺飞檐闪烁着耀眼的斑斓。
③悬空而凿的炳灵寺石窟创建于西秦,至今已有1700年了,它经历了隋、唐、宋、明、清各个朝代的修葺扩建,成为我国独具特色,规模宏大的石窟之一。如今,这里保存下来的窟龛仍有183个,石雕、泥塑的佛像800余尊,各种壁画长约900多平方米,生动地展示了我国历代艺术的成就和风采。攀登曲折回转的天桥栈道,跃上50米高的摩崖大佛之巅,犹如飘乎蓝天白云之间,使人惊心动魄。眺望远方,峰峦迭起,形怪姿丽。正像郦道元在《水经注》里描绘的那样:“黄河北有层山,山甚灵秀,山峰之上立石数百丈,远望参参,着赞图之托霄上;其下层岩峭壁,举岸无阶”。唐朝的张膂,在他的《游仙窟》中对炳灵寺的风光做了这样的描写:“烟露紫系,泉石分明,是天上之灵气,乃人间之绝妙。险峻非常,向上则有青壁万仞,至下则有碧潭千仞。”其实,炳灵寺的闻名还不在于前人的这些描述和《水经注》里所写的“藏书五笥”的石窟,而是那些历经千年苍桑依然如故的大小佛像和精美无比的壁画。
④同古老的炳灵寺石窟遥遥对峙的是雄伟壮观的刘家峡电站。一古一今,相映成辉,如果说:古老的石窟闪耀的是艺术的奇彩,那么,刘家峡电站则是时代的光辉。登临高达147米的拦河大坝极目远望,湖光山色,一派高原水乡美景;俯瞰坝底,泄洪道喷出冲天水柱,伴着震耳的轰鸣跌落而来,散作漫天的雾珠笼罩了整个峡谷,被阳光折射出道道彩虹。此刻,踩着脚下蒸气撩绕和光华灿灿的彩虹,怎能不有登临九霄、心旷神怡之感呢!
⑤啊,黄河,如果说你是凌空腾飞的巨龙,那么,刘家峡、八盘峡、盐锅峡、大峡的排排电站就是镶嵌在你脚下的颗颗明珠。那条条银线,座座铁塔,把你蕴藏的光和热源源不断地送往祖国大地。当你怀着归向大海的夙愿浩然东去,流向祖国西北名城——兰州之际,让我们面对你泛起的浪花抛洒心头的敬意!
——(选自《甘肃名胜大全》)
(甘肃省定西市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
1、本文说明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2、炳灵寺因何而闻名?请概括回答。
3、本文语言优美,请你就第5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子做个赏析。
4、第3段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5、这篇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两例加以说明。
思路点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要“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本文是一篇游记,又是一篇生动的事物说明文,选自《甘肃名胜大全》,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即强烈的西部色彩和丝绸之路的文化色彩,用优美生动的语言、灵活多样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千年古寺——炳灵寺石窟和高原明珠——刘家峡水库的秀美风光,作者对西部的热爱、崇敬、赞美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选用富有地方特色的文章作为试题,有利于广大考生加深对家乡文化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家乡自豪感以及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试题关联五个方面的考点。
第1题既考查说明文常识,又考查考生对题目的理解和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与把握能力。答题时认真审题,再通读全文,联系平时所学说明文常识,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回答。参考答案:刘家峡水库和炳灵寺石窟
第2题考查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与书面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答题时应该细读原文,尽力迅速捕捉其中与试题相关的有用信息并且摘出,用简洁语言加以概括,切忌整段抄写原文或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回答,从而造成丢分。参考答案:景色秀丽,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佛像数量多,壁画精美无比,藏书丰富等。
第3题综合性很强,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开放性,既考查说明文的语言,又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与赏析能力。答题时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仔细研读,首先考虑,说明文语言或平实或生动,而该句属于后者,究其因是两处用了比喻;其次考虑句意;再次考虑句子中情不自禁流露的感情。参考答案:用两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写出了黄河一泻千里、飞流而下的磅礴气势和排排电站对它的美丽点缀,表现其独有的无穷魅力,同时热情赞颂了我国西部水电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第4题比较简单,考察说明文的一个重要特点——语言的准确性。考生答题时紧紧抓住加点词,联系它所在的句子,仔细揣摩取舍该词前后的表达效果,再作答。参考答案:不能去掉。“之一”表明,炳灵寺石窟不是唯一的“我国独具特色,规模宏大的石窟”,准确说明其地位,去掉“之一”,意思相反,表达不准确、不严密。
第5题考察学生对说明文常识的另一方面——说明方法的掌握情况。答题时先回顾已学的各种说明方法,跳读文章①③④段,不难发现,本文中多处运用“数字说明、引用说明”等,依题意在其中举出两例,再进行说明。说明时,先指出说明方法,再分析其作用。参考答案:数字说明(列数字),例句:雄伟的刘家峡大坝屹立于深山峡谷,使黄土高原上奇迹般地出现了一个面积为130多平方公里的人造湖泊。用“130多平方公里”准确、科学地说明了“刘家峡大坝”的面积。引用说明,例句:引用唐朝张膂的:“烟露紫系,泉石分明,是天上之灵气,乃人间之绝妙。险峻非常,向上则有青壁万仞,至下则有碧潭千仞。”准确、生动地表现了“炳灵寺”的秀丽风光。
何永杰,教师,现居甘肃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