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不妨尝试一下营造意境写春秋的方法。
一次作文课,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以“春秋”为话题,将五千年文化的洗礼写进文章,可以博取众家之长,随意写,但必须以“时间”和“空间”为主线。
有的学生写《家春秋》之“春秋”,以巴金先生的春秋为话题,时空穿梭,似传统小说的勾勒素描;有的学生写“春秋战国”之“春秋”,以细腻的构思,写出空间的变迁;有的学生以“春夏秋冬”的“春秋”引出时间的线索。有些学生以粗犷的议论为主,犹如大幅写意画;有些学生以精致的描写为主,显示出清丽脱俗的韵致。
其中有一个学生,以《水中的春秋》为题,写出他用水草造景的过程,让人耳目一新。他说,他的水草盆景要讲究唯美,把自然界中最美的比例关系——黄金分割(即0.618分配法)的欣赏视角与技术带进水族箱中,品种各异的水草在“黄金比例分割法”的基本原理下,巧妙栽植、严格养护、合理搭配,使这种方式的水草造景更具有层次分明的立体感。
他的水族箱,把椒草当作前景草来种植。椒草叶片大小不同,其颜色搭配也是一种学问,如墨绿椒草、虎斑椒草、咖啡椒草是浅棕色,桃叶椒草、温蒂椒草、长椒草是淡绿色,这些椒草多应用在侧面和后景部分。此外也可以在水族箱底部用丙烯板等材质设计成阶梯状,再分区种植各种水草。
他的水草造景崇尚自然,崇尚科学,在水族箱中体现出高科技的威力及大自然的魅力。在高科技水族设备的支持下,能够充分展示出水草近乎自然的生长状态,并且开放式的展示格局可以更为方便地从水底、水面、水中三个不同的空间角度欣赏到各种水草的生长变化,景观构思似乎显得粗旷、凌乱,但是仔细欣赏之余就会发现造景布局上显示出别具一格的自然美。
水草造景必不可少的点睛是活跃在水景中的鱼!放养在其间的热带鱼类最好选择鲤科、脂鲤科等栖息于水域中层的小型灯鱼。当它们从各类丛生的椒草间出现在水箱中央时,真正的自然派气氛就显现出来了,完全展现出浑然天成的水域风情。
拥有一个足够宽大的水族箱是学生的梦想,他要让其内部尽量宽广,以便为水草的培植和鱼类的饲养提供广阔的空间。在大水族箱水草造景的选择上,他要以大型皇冠草为主,用沉木和纤巧靓丽、色彩缤纷、亮丽夺目的鱼类以及有茎水草,共同勾勒出古老、神秘的水域景观。若底砂再铺设得厚一些,水族箱整体的开放空间会显得更大,而且整体景观设计所表现出的韵味也会因为底砂不同的色泽而改变,要用黑色和棕色系列的底砂。在水草种植上,应该选择叶面较为纤细的品种,如:小竹叶、绿松尾、牛顿草、小红玫等等,将它们尽量分配种植在水族箱的两侧及后景中央部分,这样易于呈现出层次感,至于两侧中央则可选择种植中型的皇冠草。这种设计由于前、中、后景各种水草的巧妙分配,可以在极开放的空间中领略小型灯鱼的曼妙游姿及绚丽色彩。
不管什么样的水景,景观设计都要留出很大的想象空间。这个学生想象出几种构思。“家春秋”水景,通过破碎的小罐子表现出意境,主题鲜明,有个性,显出沧桑之美。“春树秋香图”,用香槟树皮做背景,清新,轻松,宁静,淡泊,有天然之美。“战国春秋”水景,水底清风绿叶动,戏逐鱼儿万林丛。挥去扰人身边事,乐在逍遥浮沉中。让我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不断将新的辉煌写入历史当中。
学生的作文被当作范文,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同时也让学生寻找范文中存在的一些逻辑上的问题,让作者再改正。学生用自己熟悉的题材写,才能有话可说。
姜景阳,鲁东大学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