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4期 ID: 156809

[ 陈家恒 文选 ]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之我见

◇ 陈家恒

  众所周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每个语文教师都在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怎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试试。
  一.筛选有效信息
  现代信息社会对语文教学及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从大量的材料中,迅速筛选和提炼出有效信息,或利用已知信息,去获取新的信息,是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之一,材料的有效信息,或蕴藏在文章内,或包含在词句里,或分散在语段中,因此,学生要根据现象抓本质,根据事实找理由,根据结论找依据,以此辨识信息,剪接组合,筛选提炼。
  二.开掘文章主旨
  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一般是从文章的核心内容、意旨、主题思想的归纳方面来考查的。这就要求学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整体把握,归纳摘要。挖掘文章主旨,可以从文题着手,有些文章的题目就已经概括出中心,也可以从开头入手,开篇点题的文章也很多,还可以从结尾着手,画龙点睛,深化主题。
  三.理清文章思路
  所谓:“提纲挈领”,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主要应从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写作思路两个方面进行。学生必须弄清文章各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写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是怎样照应的;如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只有弄懂了文章起承转合的结构关系,才能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也才能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四.把握文章观点
  在阅读时,要求学生把握住文章的观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观点,如议论主要是让人有所懂,要以理服人,摆事实,讲道理;说明文则主要是让人有所知,阐事理,明事物,讲科学,求严谨。学生在阅读时,一定要紧扣文章的基本要素以及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以便准确地把握作者的观点,弄清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五.赏析写作技巧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是新课标中规定的能力训练点之一。因此,在学生读懂文章之后,还要让他们从精美语言的锤炼、表现手法的赏析、表达技巧的领悟、表达效果的审视等多方面去研究文章,以便系统地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多层面地提高赏析能力。
  
  陈家恒,教师,现居湖北建始。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