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善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心理健康是构成人的整体健康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和目标。当前,许多中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的繁重、学习成绩的不理想、校园生活的不适、人际关系的处理不当、升学择校的窘境等原因,产生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的甚至患上心理疾病。在这时期,教师如不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并给予有针对性地引导,及时遏制和消除学生心理疾患,小而言之,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及今后的发展;大而言之,将间接影响一个团体的健康,社会的安定。因此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成为熟练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的人才,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语文教材选录的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是语文学科的教材,同时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素材。教材中那些表现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不惧困难、真诚善良、无私奉献、自尊自强自立、人间真爱等内容的文章,都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试举几例如下:
例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学校里,有许多学生,因为学习遇到困难,成绩不理想,或受到周围不良影响,而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认为读书无用,一点趣味也没有。人教版初中语文的第一篇课文,编者特意安排了冰心的《忆读书》,意图很明确,就是通过老一辈作家的读书经历,告诉同学们,读书有很多好处,也有很多的快乐,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以此点燃学生读书的热情。此外,像《孙权劝学》、《送东阳马生序》也是语文教师用以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勤学精神的好教材。
例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生活中,坎坎坷坷的事情很多,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学生在进行心理咨询时,向我倾诉了许多学习和生活中的烦恼。怎样引导学生面对人生的烦恼呢?在学习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我让学生大声地朗诵,感受诗歌那种昂扬向上的激情。并让他们自由畅谈对这首诗的理解,以及所受的启发。这首诗就如一味止痛剂,抚平了学生受伤的心灵,帮他们建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例三: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
很多学生认为,父母亲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但他却从来不会说句“谢谢,甚至有的虚荣心强的同学还会嫌弃自己的父母,看不起自己的父母。我在教《小巷深处》一文时,让同学们找出具体表现盲母亲对养女爱的事例,从中让他们体会到母爱的伟大。通过分析“我”对母亲思想感情经历的变化,让他们懂得感恩。课堂上,许多女生都流泪了,说明这样的文章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此外,像《背影》、《永久的悔》都可以很好地利用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
例四:只要一步一步坚持走,就一定会到的。
在日常学习上,面对繁重的学业负担,有的同学退缩了,害怕了,不能吃苦,也不愿吃苦,缺乏一种刻苦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针对这种现象,我在教《犟龟》这篇童话时,特意组织学生讨论犟龟在参加狮王的婚礼的路上遇到哪些困难?为何他最终能参加狮王的婚礼?通过一番讨论,学生自己得出一个结论:做任何事要想获得成功,不仅要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还要有勇气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学了这篇文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除此之外,像《愚公移山》、《石缝间的生命》这类文章,也适合用于对学生进行困难教育、挫折教育。
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平时多思考,多去挖掘语文教材里的思想内涵,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的人生之路走得更顺畅。
除了活用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师还可以采用其他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如通过指导学生写日记、随笔及作文的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还有利于学生排泄不良情绪,并通过它们了解学生思想,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通过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办墙报等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起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使一些潜伏在学生心里的心理疾患消灭在萌芽时期。
陈育龙,教师,现居福建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