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4期 ID: 156784

[ 唐葵玉 文选 ]   

中学生议论文个性化评改的几点思考

◇ 唐葵玉

  把作文交给学生自评互评互改,这是近几年颇为流行的做法,而且,实际上这样做也确实能够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笔者也一直坚持着。而中学生在进行议论文互评时,常常是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入手。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个性化评改的实践。
  一.个性化互评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1、坚持以审美的眼光来对待
  有这样一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实践告诉我们,每一位学生的习作都有精彩之处,关键看我们能不能发现。坚持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习作,就是要抛弃挑剔的眼光、批评的眼光,用正确的心态来对待,就是要把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呈现出来,甚至不惜夸大其词。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产生写作的兴趣,从而提高作文能力。
  2、坚持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
  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发展、变化之中。看待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采用静止不变的观点,就不可能揭示出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就必然违背事理。中学生对社会有他们自己的看法,他们的表达能力也有自己的高度,如果我们一定要用自己对社会的认识、用自己的写作能力来衡量学生的作文,那可能就极难发现他们的优点。只有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和鼓励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习作,包容他们作文中的一些不足,才能发现学生习作当中的精彩之处。
  二.个性化互评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一)、内容方面
  1、论点是否正确鲜明
  一篇文章有无价值主要在于它能否提出对人生、对社会生活具有积极意义的、带有创见性的观点,给人以有益的启迪,以推动现实社会的发展。论点鲜明,就是要求论点本身清楚、明朗,爱憎分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明明白白,不吞吞吐吐,更不模棱两可。只有论点鲜明,才能使文章内容深刻,才能使文章结构严谨。议论的角度越小,论点越鲜明,文章越容易显现出针对性和逻辑力量。如果议论文的论点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就会使问题得不到透彻的分析,从而使整个文章失去色彩。议论文互评的第一要务,就是思考作者的观点正确与否、鲜明与否。
  2、选材是否准确典型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描写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原则是“杂取种种,以成类型”。我们这里所说的典型,实际上就是指能充分地证明观点的材料。材料与观点高度的统一,这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议论文是否有说服力,是否真正能打动人,关键看你是否选用了足够说明观点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具体的或者概括的事例,可以是经典著作中的语句,可以是民间谚语俗语,可以是学术上的定理公理,可以是简单或者复杂的数据等等。无论选用哪种论据,都必须考虑它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典型性。中学生在写议论文的时候,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不能恰当地选材。一旦论据材料出了问题,整个文章的说服力跟可信度将会受到重创。因此,在进行互评时,应该本着求真的态度,对文章选用的材料仔细斟酌。
  3、思路是否明确清晰
  写作的思路,实际上反映一个人的逻辑思维水平。每一篇文章,如果真正精心构思了,那它一定有自己的写作线索。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已经成竹在胸之后才会下笔。这一点,在写作议论文的时候尤其显得重要,因为议论文本身就应该是充满思辨力量的文体。议论文总要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构思,如果这三部分颠倒了,就会显得混乱不堪。在进行互评时,应该认真分析作者的思路,整体把握文章的线索,从而给予中肯的评价。
  4、结构是否紧凑完整
  每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结构上的特殊要求。记叙文要有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如果缺少其中一个要素,就可能导致结构不完整。议论文在这方面的要求应该更严格一些。如果一篇议论文结构上出了问题,那么,即使它再文采斐然、漂亮动听,也只能像是没有制成衣服的绫罗锦缎。因此,在进行互评时,应该充分考虑其结构是否完整。
  5、语言是否准确精彩
  议论文是举出理由、根据,表明作者对人对事的看法、意见和态度的文章,它要求语言鲜明、严密、准确、生动,让人入耳入心,受到感染。味同嚼蜡的语言,即使道理说得再充分,也打动不了人的。美国作家怀特在《写作秘诀》中对语言的运用提出这样几条要求:“文章应该尽量自然轻松地写,使用常用词语”;“一个夸大的词句有时会毁掉整篇文章,一个不假思索的词语足以使写作者前功尽弃”;“文章的作用在于沟通思想,所以清晰明确应为文章的一大优点”;“切记:表意要清楚,以免造成误解”。中学生也许很难达到这些要求,但是应该尽量向它们靠拢。尤其是写作议论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言的准确、通顺、精彩。互评应该把语言评析作为基础,帮助作者修改不足之处,以使其富有强大的逻辑力量。
  (二)、形式方面
  1、格式是否正确无误
  作文应该有规范的格式,尤其是考场作文。这些具体的要求包括:题目居于正中间,题目完了之后应该留有适当的空间再写正文;如果有副标题,应该在正标题第三个字下开始打破折号,破折号后面书写副标题内容;正文每段开头应该空两格;所有点号各占一格;标号中的省略号跟破折号各占两格且不能转行,其他例如引号、书名号、冒号等各占一格;所有点号均不能位于一行的第一格,所有成对出现的标号的上半部分均不能出现在一行的最后一格,下半部分不能出现在一行的第一格。这些格式要求是中学生作文中应该特别注意的,但也是作文当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作文互评时,应该帮助他们纠正错误。
  2、卷面是否整洁美观
  这是一个“面子”问题。真正优秀的作文,不仅汉字书写漂亮,而且卷面特别美观,使人赏心悦目。反之,一篇文章如果潦草不堪,错别字不断,则给人以缭乱不美观之感,也反映作者态度马虎。如果在写作过程中滥涂滥划滥改,那一定表明作者没有精心准备,甚至反映作者逻辑思维混乱。在考试的时候,这样的文章是不可能得高分的。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教师就应该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构思习惯,尤其在互评的时候,学生对卷面要相互督促,相互提高。
  三.个性化互评应该怎样操作
  1、先由作者写出个性化的后记
  写作后记是能够体现作者个性化构思特点的。作者在后记里面可以概括地介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文章的论点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立意;如何筛选材料;采用何种结构等等。简单地说,就是把文章的整个构思的过程清晰完整地展现出来。在后记中学生也可以谈一谈自己的创作体会,总结一些创作的经验教训。例如,有一位同学完成《落泪蘩漪》一文后,写了如此后记:
  生活在给了我们太多不幸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每一个人装满幸福的盒子。不过这个盒子需要用心开启。蘩漪开启了盒子,也获得了短暂的幸福。我很为她感到开心。曾拿她与王熙凤比较,她没有王熙凤的八面玲珑,也没有王熙凤的精明能干,更没有王熙凤工于心计。但相信她在付出一切之后,心中也是很向往一片净土的。
  这则后记说明了作者选择这个人物来描写的原因,同时也点出了文章创作的主要方法。
  2、然后由同学进行个性化互评
  个性化互评应该按以下要求进行:互评应该用红色墨水笔书写;互评应该有统一的修改标记;每篇文章至少由两个人互评;每个互评人至少应有两处旁批,然后写好评语;互评者应该有自己阅评的侧重点,最好不要面面俱评;评语应该要能反映互评者读完文章之后的感受,而且应有一定的字数约束等等。例如,一位同学完成《灯下看美人》之后,有人这样旁批:
  ①一系列的巧比妙喻如夜空中的星星,光彩夺目。
  ②这段话读起来流畅自然,仿佛炎热的夏天喝了一瓶冰镇汽水,痛快得很。
  ③此段议论含蓄生动,犹观白石先生之对虾,令人回味无穷。
  这些旁批,语言生动,极富个性,看起来已经为原文锦上添花了。
  3、最后由教师评改
  教师既要对原作本身又要对学生互评进行阅批。对原作的评价以等级或者分数的形式来体现,对互评中的旁批以及总评评语以等级的形式体现。对优秀的互评应该及时公开点评,以提高其积极性。对互评有失偏颇的,教师可以委婉地表达不同的见解。师评评语的写作,力求中肯,语言精练,能起到示范的作用。例如上面举到的《灯下看美人》一文,我的评语是这样的:
  绝色美人一直是文人笔下的重要内容。从《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红楼梦》中的“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那些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风华绝代的女子总是呈现无穷的魅力,令我们魂牵梦绕难以释怀。这篇文章,写作者一盏青灯、几卷诗书,追寻古代美人的脚步,叹息她们人生的际遇,内容丰富而精深,充分显示了理性思考的光芒。引用颇多,文采斐然,功底扎实。
  做好议论文的自评跟互评,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议论文的写作鉴赏水平,但是,这中间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只要我们以研究的精神来对待,就一定会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唐葵玉,教师,现居湖南石门。

中学生议论文个性化评改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