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2年第1期 ID: 163335

[ 陈洁 文选 ]   

例说课堂教学中如何高效解读文本

◇ 陈洁

  文本是语文教学中用来教和学的范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课文,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具体媒介,是进行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训练的取法的例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高效解读文本是长期困扰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笔者对这个课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对如何高效解读文本这个课题做了长期的课堂实践探索,形成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从三个维度解读文本,定会事半功倍,定会全面提升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层次,大幅度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益,实现课堂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一、初读文本 整体解读文本的总体脉络
  初读一篇文章,必定先要知其大略。所谓大略,笔者认为就是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支撑起这个内容的主体框架。主体框架是一篇文章在构思上的特点,是作者构思时思维活动在文章中的外在显现。这是作者构思的线索,当然也是读者阅读的路线图,从总体上掌握一篇文章的结构脉络,是阅读一篇文章的首要工作。
  例如,人教版新课标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在阅读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从总体上解读经典文本,掌握文章的结构脉络的。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一两遍,理解“背影”一词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文本具体忆写“背影”的是那几自然段?在这之前,文本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这之后,文本又主要写什么内容?由此可见,文本的总体思路是什么?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通过阅读文本,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很快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文本通过回忆具体写父亲的“背影”在第六自然段,这之前是交代“背影”的出现原因。再前面写“我”当时家中光景,为“背影”的出现设置了具体的环境和氛围,是在为“背影”的出现蓄势。文本总体脉络是开头引出“背影”,引起回忆。接着为背影的出现蓄势并浓墨重彩的刻画背影,最后强调作者怀念父亲的背影,热切的盼望再次与父亲相见。
  二、再读文本 深入解读文本的关键细节
  结构脉络是文章的骨架,再漂亮的骨架也只是一副毫无生气的骨架。诚如四大美人,我们见其骨架,并不能看出其有任何动人之处,当其辅之以血肉就顿然荣光无限,沉鱼落雁倾国倾城了。文章也是这样,虽然骨架很重要,但感人心者莫过于细节,细节是文本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凡写得精彩的文章,没有不重视对文章进行细节描写的。
  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笔者在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脉络的同时,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文章精彩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对父爱的逐步感受和认同,以及作者对当年不能体谅到父爱而自作聪敏的自责和追悔。在父亲决定亲自送“我”去浦口车站,父亲和脚夫讲价钱,父亲为“我”选定座位,铺好紫毛大衣,“我”对父爱的感知还是有些模糊的,甚至对父亲决定亲自送“我”去车站,和脚夫讲价钱很是看不惯,总觉得父亲的所作所为不是多余就是迂腐。直到父亲亲自去买橘子给“我”,“我”看到他艰难的买橘子的过程,“我”仔细地观察,用心去感悟父爱,特别是“探”、 “攀”、“缩”等关键动作,才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父亲对“我”的爱是无私的、真挚而崇高的。只要“我”好,父亲不管承受怎样的艰难困苦都非常乐意,父亲觉得自己越是努力,越是尽到做父亲的责任。越是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越是感到无限欣慰。“我”深受感动,所以他回来,“我”赶忙起身去搀他,他的人影消失在人群里再也找不到的时候,“我”的泪又来了。
  三、三读文本 探究解读文本的思想情感
  通过再次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回顾文章的关键细节,再联系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探索作者借助文章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解读文本的又一个关键举措。笔者引导学生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学生弄清由于当时社会的腐朽,加之“我”不善持家,入不敷出,借债的艰难,催逼的紧迫,人情的淡薄,让“我”感到生存的不易,生活的艰辛。“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这是对他父亲能力的深深钦佩,文本不仅表达了父亲爱儿子,儿子爱父亲,更深层次上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和怜惜之情,这样就真正把握住文章的思想感情。
  综上所述,文本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高效解读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抓住了文本解读这个关键,就抓住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命脉。解读文本必须和深入阅读文本牢牢地结合起来.第一遍阅读文本,解决从总体上解读文本总体结构脉络;第二遍阅读文本,解决深入文本细部解读文本关键细节。第三遍阅读文本,探究解读作者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等。三读文本关注文本的关键内容,这是阅读教学中解读文本的关键方法。当然,三读只是相对的,并非解读文本只能读三遍,经典文本不厌千回读。也不是每次只能解读上文所述的问题,有些问题的解读可以结合在一起,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换顺序。一句话,如何高效解读阅读教学中的文本是一个开放的课题,只要我们把它作为阅读教学的研究对象,并结合自己的阅读教学实践不断探索,我们就会有更切身的体会,就会得到更高效的做法。
  
  
  (陈洁 江苏徐州市睢宁县魏集中学 221243)

例说课堂教学中如何高效解读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