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模式要适应当前中职教育的新形势,就必须构建以培养中职生职业素养为目标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
一、构建以培养职业素养为目标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中职语文教学应及时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
职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个人的角度来看,适者生存,一个人如果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很难取得突出的工作业绩,更谈不上建功立业;从企业角度来看,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人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求得生存与发展的目的,他们可以帮助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从国家的角度看,国民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正因如此,“职业素养教育”才显得尤为重要。
二、以培养职业素养为目标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容
(一)以培养职业素养为目标确定中职语文的教学目标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要求以及提升,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规范及时间管理能力提升、有效沟通能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提升、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还有重要一点就是个人价值观和公司的价值观能够衔接。
中职语文教师在与用人单位打交道的过程中、与市场需求调研中可以发现,企业用人最关注的首先是责任与态度,其次是学习与沟通的能力,然后才是专业技术技能。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应抓住学生就业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实施教学。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面向企业一线的员工——学生,他们加入劳动者队伍中时,最需要的语文能力是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如果学生在面试时不能很好地推销自已,在讨论会上不会发言,到企业工作后,不会填写履历表,连借条、请假条都不会写,这就说明中职校的语文教学是失败的,是职业教育的悲哀。教学大纲中提出了许多能力培养的要求,很全面、很理想,但实际上学生是很难全部达到的,在教学中,教师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素养为目标,抓住学生就业需要的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适应岗位,顺利就业,如果能做到这样,那么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也就达到了。
(二)以培养职业素养为目标处理教学内容
以职业素养为培养目标,必须优化教材,使教材职业化。中职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专业对课本进行整合、改装、充实,对教材中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调整,增强教材的实用性,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在处理教材时,要注意把教学内容全方位地辐射到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培养,形成立体交叉的教学内容。中职语文教师要合理分工、深入专业,编写出职业化、专业化的语文教案或校本教材,同时,还应该广泛收集反映当地经济、文化生活的教材资源,把学生视野扩大到课外,把课本变成蓝本,供教学时参考之用。如教学《演讲词》,可以创设这样的场景:某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要来本班招工面试,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进行一次推销自己的演讲。在此之前,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如果要写好演讲词,可以看看语文教材中《演讲词》的有关知识,还可以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有关演讲的资料。在这节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总导演”、“观众”,学生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能够学会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这个现代化工具去处理信息的能力,以适应计算机工作环境对现代职业人才的要求,同时这也是对学生进行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从而为学生就业、适岗竞争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以培养职业素养为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以职业素养为培养目标,教师应该全面更新课堂教学观念,努力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反思过去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方法,不少中职语文老师抱怨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对学习没有兴趣。可是,老师们呢?一味地满堂灌,讲得唇焦口燥,学生当然没有兴趣,埋头睡觉。语文课应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无拘无束的热闹气氛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成功,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课堂氛围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同时也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项链》一文时,这样问学生:“学了这篇小说后你们如何给人物和主题定位?”学生七嘴八舌,见仁见智,讨论得非常热烈。老师本来想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的妇女形象……小说尖锐地讽刺了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腐朽思想”,不料学生却提出了与老师教学设想相悖的看法。在他们看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穿一件漂亮衣服去参加难得的舞会就是虚荣?含辛茹苦,不惜以十年的代价偿还债务,这不是一种诚信吗?面对命运的不公,她义无反顾地与命运抗争,这不是英雄气概吗?老师对学生的讨论并没有加以阻拦,虽然讨论拉长了时间,但学生的讨论发掘了课文的人文内涵,显现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精神,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更是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与发扬。
三、以培养职业素养为目标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一)构建复合型中职语文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生命线,是教学质量的直接实现者。中职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先进职业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优秀的中职语文教师应该是复合型教师,其业务能力不仅要包括本学科的知识能力,还要了解把握所教专业的相关知识要素,实现语文课与专业课的深度融合。语文教学要名副其实地职业化,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为学生的顺利就业服务。为此,语文教师要通过自学或其它途径,把各专业的职业素养要求对语文能力的需求度把握准确,无论是教学的原则与目标、进度计划与时间安排、内容处理与方法选择,还是课后作业与考评细则等诸方面,都必须要切实做到使语文教学专业化、职业化。
(二)根据不同专业就业需要侧重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如市场营销专业的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字准确的把握能力和财经应用文的写作能力;文秘专业的语文课应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特别是口语交际和公文写作能力的训练。教学方法要根据专业特色,突出适用、实用的特点。
(三)改变中职语文学习方式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尊重学生独特兴趣和承认其潜能的前提下,还学生学习上的自主权、选择权,还学生听、说、读、写、思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铺设全方位、立体的交流渠道,为他们搭建经验分享、信息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引导学生开展平等、真挚、多边的对话。
参考文献:
[1]李莺.丰富中职语文课堂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0,(02).
[2]吴莉莉.语文教学中对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3).
[3]陈新萍.论职业素质取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05).
(林少龙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职业技术学校 5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