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资源是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笔者学校于早些时候开通了校园网,后来又为各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现代化的设施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结束了“一根粉笔、一支教鞭,一篇课文讲两天”的乏味局面。计算机网络的开通及多媒体设施的介入,使我们传统的备课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多媒体是集文本、声音、图片、三维图象、电影片段、动画等为一体的强有力的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精彩了。
一、调动感官,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色兼备、动静结合等诸多优点,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观舞记》一课时,先给学生播放了舞蹈《千手观音》的视频,学生们被优美而震撼的表演吸引了,接着,笔者由《千手观音》导入本课,学生兴致勃勃地阅读课文,去欣赏另一场美伦美奂的舞蹈表演,这堂课,多媒体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情感,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创设情镜,调动情感
中学语文课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文笔清新流畅,有的情意深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内容。在学习诗歌《我爱这土地》的时候,学生们了解了写作背景,赏析了写作手法,感悟了思想情感,可就是在朗读上无法突破,许多学生放不开,读不到位。笔者在网上下载了钢琴曲《思乡曲》,反复给学生播放,让学生在乐曲声中练习朗读,学生热爱祖国之情油然而生,再带着这种感情朗诵,很快就入情入境了。
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将重点通过画面、声音强调、动画效果等手段来突出,抽象的文字符号所塑造的形象、揭示的内涵也可以通过语言与画面结合、视觉与听觉结合等手段展现出来。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笔者在多媒体课件中利用加着重符号、字体颜色变化、插入图示等方法展示每句话的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内容,学生就可以根据提示进行句子翻译,学生翻译后课件中又随之出现参考译文,与学生的译文对照,教师进行评价点拨,这样就很顺利地解决了翻译难点。
四、拓展容量,提高效率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简化教学程序,加快教学节奏,加大课堂教学密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将写作背景、作者介绍、文章脉络、拓展延伸资料等内容直接点击出示,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单靠教师的一张嘴来描述、一支粉笔来板书、一篇课文的内容供阅读的方式,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如在教学《故乡》一课时,笔者在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在外貌、神情、言行、性格、对“我”和对生活态度等方面有何变化以及变化原因的基础上,用多媒体显示出完整的板书设计。这样,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快了好几倍,再利用节省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一个熟悉的人的外貌,写出其变化。写完后,让学生读一读、评一评。最后,还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精彩描写片段让学生赏析。使学生能多方面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增加了学生学习、思考的机会和训练密度,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能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多媒体教学,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以直观形象、新颖生动、简洁高效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宠儿”。当然,在多媒体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也难免有偏差,今后笔者将努力探索多媒体与语文学科的科学整合方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愈加精彩。
(马海燕 河北廊坊二中 0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