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2年第1期 ID: 163309

[ 岳秀芳 文选 ]   

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意外事件及反思

◇ 岳秀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语文课堂必然是鲜活的、变化的、动态的。然而,鲜活的课堂有时也会让我们遭遇一次次的“意外”。
  在教学《珍珠鸟》这篇课文时,学生们反复地朗读和细细地品味,课堂充满了诗意,学生深情地朗读“信赖,往往能创设美好的境界”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笔者正准备组织下一环节的教学时,突然有学生举手发言:“老师,我感觉课文中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不够真实。我感觉那不是信赖,而是一种无奈。”
  这位学生说完,其他同学的目光全都转向了他。学生提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问题,打破了作者与小珍珠鸟相互信赖的美好氛围。怎么办?如果现在止住学生的质疑,就太不尊重学生了,师生和谐的课堂氛围也就会丧失,笔者灵机一动,赞赏道:“这个问题很有新意,请你说说你的依据。”
  学生:从鸟的角度看,我觉得小珍珠鸟已经完全失去了逃出鸟笼的勇气,它知道它终究飞不出人类的鸟网——这其实是一种“无奈”。
  不少学生点头赞同,笔者鼓励他说:“有见地,说下去!”
  学生:另一方面,人类把对动物的控制、驯服看成是对动物的关爱——这其实是一种“霸道”。
  这位学生说完,教室里掌声一片。这时,笔者也有了自己的思绪:“你的思维非常活跃,说得很精彩,其他同学也可以来说说,只要言之有理就行。”有很多学生举起了手,纷纷踊跃发言。
  学生1:课文中说天色入暮,珍珠鸟夫妇就再三呼唤小珍珠鸟。他们为什么要呼唤小珍珠鸟回笼呢?因为外部有危险,人类给它们创设了安全的环境,它们安然于人类的呵护之下,这是一种乐不思蜀,而不是真正的对人类的信赖。
  学生2:美好的境界应该是人类还动物一个属于它们自己的空间,大地、田野、森林才是珍珠鸟真正的家。能让它们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翱翔,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赖。
  笔者觉得学生的看法有自己的理解,但他们似乎又陷入了一个误区,他们把人的“真善美”曲解了,把这一切看成是人对动物的一种施舍,一种霸道。如此发展,那么文本的价值何在?我们语文教学的道德价值导向何在?笔者对学生说:“同学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见地,肯开动脑筋非常好,然而我想问大家,像文中小珍珠鸟和人相亲相爱的画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吗?”
  问话一出,马上有学生喊出:“有,燕子。”由于都是农村的孩子,燕子对他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一名男生自豪地说:“我家屋檐上的燕窝好多年了,燕子每年都会按时飞来又飞去,像个熟悉的老朋友。”另一同学得意地说:“我家的燕子和我很友好,就穿梭在我的头顶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学生交流结束后,笔者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就问:“哪句话,最能解释我们人类和燕子之间和睦相处的奥秘呢?”学生们几乎同时喊出来:“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对于这次意外,笔者一直在思考:面对学生“出格”的思想,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出现“意外”要重视,“预设”、“生成”求统一
  学生认识过程中的意外,充分表现了学生质疑的大胆主动,反映了学生独特的思维感受。语文学习既是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学生的创造性的活动。作为教师,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要保护他们的智慧的火花,这样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在教学《珍珠鸟》这课时,学生对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互信赖产生了质疑。这个问题笔者在备课时没能“预设”到,也并没有因为学生的想法“偏离”了课前的预设予以制止或强加给学生一个观点,而是重新调整了教学流程,放手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达到“预设”、“生成”的统一。
  二、“道德底线”不能丢,“精神家园”要守住
  在课堂生成的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的各种感受、见解,应当相机点拨、匡正,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精神。特别是涉及价值导向的时候,教师尤应旗帜鲜明地加以引导。《珍珠鸟》一文通过人鸟相亲的细腻描写和浓郁的诗意、深刻的哲理,显示出作家对自然、人生的挚爱之情。如果学生带着“人性的伪善”走出课堂,我们的语文课就没有什么可以感动他们了。笔者组织学生交流人和燕子和睦相处的事例,就是希望能回归文本的写作目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功能,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
  三、意外是把“双刃剑”,巧妙利用是关键
  意外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引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激起学生探究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的时候,应把握一个度,必须以尊重作者、尊重文本本身为前提。为此,教师要有生成性课堂的“意外”意识,最大可能地预见“意外”,将“意外”纳入课堂预设视野,化“意外”为意料之中;其次,教师既要深入研读文本,又要博览群书以提高文化素养,以期在身临课堂“意外”之际,能化“意外”为“不期而遇的精彩”。
  
  
  (岳秀芳 河北省宁晋县实验中学 055550)
  

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意外事件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