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职业中学生有自身的特点,从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团队协作来说,舞蹈训练能培养学生自觉性和自律性;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精神;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互相理解、互相帮助;懂得奉献、一切以集体利益为重;更能陶冶情操。
[关键字]舞蹈训练;个性;团队
我记得大学毕业刚走上现在的岗位时,学校的老师告诉我,有这么一群学生,平时上课比较懒散,可是只要课间、放学后,他们就会在操场上练习街舞的基本功和高难度的技巧,三年来从来没有间断过。后来,我慢慢的知道了他们在周末的时候,都聚在一起练习和表演。他们的这种精神令所有的老师都刮目相看,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现在职业中学生正是朝气蓬勃、青春具有活力的年龄阶段。但是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很不成熟,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经常处于许多矛盾冲突之中,对事物的分辨和判断力都很有限,尤其是职业中学生,很多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自觉性、行为的自律性和思想、心理素质与普高生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学习上不喜欢动脑筋,却非常有个性,不服管教是这个年龄的特点。所以这个时候仍然迫切地需要正确的指导和指引,才能形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而舞蹈是一种结合时间与空间的肢体语言,是人类情感的动态体现形式。舞蹈的形式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非常受学生的欢迎,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平台,2007年国家推行中学生集体舞,可见国家对舞蹈教育的重视。现在我就谈谈这几年进行舞蹈训练对学生进行的品质锻炼。
一、 学生个体良好的性格形成。
舞蹈训练是残酷的,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舞蹈训练不像表面那样光彩照人,学习一个动作通常要上百成千次的反复训练才能达到效果和找到感觉,所以舞蹈很能“磨人”。首先,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我觉得这是最先要确立的。舞蹈训练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老师要以身作则,榜样作用,才能使学生信服,说话有份量。不迟到、不早退才能使舞蹈训练正常进行。特别是对职中生来说,舞蹈训练的时候,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一定要记住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他们的缺点及时的提出来,又要学会放大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的进步。这样,学生信服你,自然就会听话。在训练的教完动作学生要主动自觉的自己练习,如果,老师推一下学生才动一下,根本没有效果。这里一定要利用高年级学生的影响力,一般新来的学生都是很善于观察的,高年级的学生做什么,他们就会做什么。慢慢的新来的学生就习惯了舞蹈队的训练方式,自然就会去遵守。
第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精神。职中生学习舞蹈通常都是没有舞蹈基础的,就怕三分钟热度,遇到困难就退缩。比如:开胯练习,如果开度没达到,就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要持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每天一段时间的练习,只有经过自己反复的自觉的训练,忍受痛苦,才能进步。吃的苦中苦,方能人上人。如果吃不了苦,动作达不到要求,就会影响舞蹈的整体效果。我在排练女子群舞《走在山水间》时,因为对腰和胯的要求很高,经常做蹲的动作,训练的时候很痛苦,第一天,我采用各种方式让他们练习,做好蹲的动作就要数30下,反复练习。没想到一天下来,有个学生她就不来了,这个学生平时比较浮躁,但是基础较好。后来我找到她,她就说不喜欢跳舞,我知道这只是借口,我没有批评她,肯定了她的优点,在一番长谈之后,我们约定以两个星期为期限,两个星期之后自愿选择。在这期间,我特点留意了她的一举一动,只要她有进步我就表扬她,肯定她,而且经过两个星期的训练后,肌肉的能力慢慢的达到了,做蹲的动作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了。后来我又笑着跟她聊,坚持下来,克服了困难,有成就感吗?她很肯定的回答:有。
第三、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舞蹈被喻为流动的画面。为了画面的美感,为了整齐划一的动作,在舞蹈训练时要求是相当苛刻的。很多人觉得会跳舞的人不光形体好而且很活泼、很阳光。虽然训练的时候很辛苦,可是舞蹈训练确是累并快乐着的事,失败了大家一起痛、一起难过;成功了大家一起笑、一起开心,自然会形成良好的个性。同时舞蹈训练注重表演性,所以学生的性格会比较外向。在训练时,学生之间肯定有竞争,老师一定要关注,要保证她们属于良性的竞争。学生之间有能力的差异,不少能力差的学生就要承担压力:如何达到老师的要求,如何不给整个团队丢脸,能力差的学生更应该做好心理疏导。同时只要有比赛就有胜负,学生在比赛时肯定会很紧张,赛前对他们的心理疏导就显的非常重要。平时训练时我就会让她们去操场上、学生比较多的地方去练习;比赛前一个星期都会带学生在人多的地方去表演;比赛的时候从不说要求他们拿第一,每次都是鼓励她们,告诉她们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按平时训练的去表演就行了;比完赛,即使她们表现的不好,我也会表扬她们:你们做的不错。然后我会在回学校之后及时的开总结会,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表现和优缺点。这样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一个锻炼的过程,做到成功不自满,失败不自卑,在他们碰到其他事件发生的时候,就不会做出极端的表现。
二、团队协作精神
学校的舞蹈训练通常都是排练集体舞蹈,集体舞蹈训练的核心就是团结,一个不团结的集体是没有所谓成功,更不会有好的排练效果。所以,给舞蹈队训练的时候我反复强调团结才能胜利,团结才能出成果,我也会在训练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给她们举办一些活动,如:大食会、趣味游戏,以增进学生的情感。一个有了凝聚力的团体才是好的团体。首先,在团队中需要懂得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因为舞蹈队的学生是没有舞蹈基础的,所以有很多学生会在训练的过程中,坚持不下去,或者是一个动作大家都学会了可是她不会,她就会自卑,而这个时候也是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这时候,我会照顾到她们的心情。我经常会让高二级的学生,以老队员的身份帮带高一级的学生,因为肯定了老队员的成绩和她们的地位,她们也非常愿意和主动帮带,只要一有进步我就表扬她们,肯定她们,增强她们的自信心。这样的帮带制度在舞蹈学习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懂得奉献、一切以集体利益为重。舞蹈训练是一项集体的活动,真是一个都不能少,少了一个人就会影响整体的学习氛围。学生会互相比较,偷懒之风就会滋长。在我训练的学生中有一对双胞胎,性格非常火辣,又有个性,有个学生无端触及到了关于她父母的敏感话题,这可不得了,吵的很厉害,硬拉才把她们拉开,当时她们都在气头上,又要放学了,我就让她们各自回家了,我想这种情况下比赛在即,她们又水火不相容,第二天该怎么训练呢?我准备第二天排练完再做思想工作,可是没有想到第二天,她们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照常训练,昨天的咄咄逼人也没有了,虽然没有说话,但看的出来,她们和解了。我特地找其他的学生询问了情况,没想到她们的回答非常令我感动,她们说都是为了比赛,什么都可以放下。有了一支这样的团队,还怕排练不出好的舞蹈吗?!这一次我们排练的舞蹈《唐古拉风》取得了一等奖。不管什么时候以集体利益为重,有利于团队的稳定与和谐。
第三、陶冶情操。舞蹈能给人美的体验,一个好的作品往往能震撼心灵。在平时的舞蹈训练中,我会给学生学习不同的舞蹈作品,比如:印度的教学舞蹈;新疆的《掀起你的盖头来》;蒙古族的筷子舞;中国舞等各类舞蹈。学习的过程中我会给他们讲解文化习俗、民族风情等知识,或是一些有趣味的民俗,学生觉得很有意思,从舞蹈中受到感染,抒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06年我尝试创作了一个舞蹈,舞蹈中心便是体现一种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的精神。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这种感觉,我找了大量的舞蹈视频资料给他们欣赏,欣赏完《从头再来》大家便开始叽叽喳喳的讨论开来,大家都觉得作品的道具运用的很好,把那种不畏艰辛,即使跌倒了也要勇敢站起来的精神体现的出神入化,特别是最后一个画面,把杆上的人脚步一直没有停止,尤其意味深长。而另一个舞蹈不少学生都默默的流下了眼泪-残疾人舞蹈《牵手》,当男演员用他那残缺的肢体撑起少了一个胳膊的女演员时,大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觉得太不可思意了,我让他们想象这样的动作,想想他们要排练多少次才能成功,大家都很沉默了,我知道他们被深深的感动了。而当观看完《剪纸姑娘》时,大家都忍俊不住拿起两根手指相互嬉笑、玩乐了起来。舞蹈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所有的人,只有你被它感动了,你才能跳出感动人的舞蹈。
我想舞蹈训练虽然面对的是表演和比赛,但它不能单纯以结果论英雄,更重要的是过程,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不断成长、不断收获,不断的完善自己,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4
[2]龚倩中小学舞蹈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3]隆荫培 徐尔充 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
作者简介:何娟,均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