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7期 ID: 153438

  

欧.亨利小说中的现实主义及其表现方式

◇ 张 磊

  [摘要]美国作家欧·亨利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大师,他的短篇小说充满了对现实的高度概括,构思新颖、出人意料的“欧·亨利笔法”是作者的描写方式。而他运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广泛反映19世纪末美国社会下层人们生活的不幸,无情地揭露金钱万能的社会罪恶,赞颂小人物所表现的人性美,使他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关键词]欧·亨利;现实主义;短篇小说;表现方式
  
  一、引言
  欧·亨利是美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批判现实主义的著名短篇小说家,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涵深刻,语言简洁、诙谐,构思巧妙、新颖,尤其以有出人意外却又入情入理的结尾著名,被世界文坛称之为“欧·亨利式的结尾”,也正是由于这种结尾而享有“欧·亨利笔法”的殊荣,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二、欧氏的现实主义
  如果文学是直接产生于对生活的描摹,并以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为自己的美学原则和根本任务的话,那么在文学应该“再现”外在于作家自身的对象这一点上,无论是广义的现实主义还是狭义的现实主义,都是相当一致的,因为它们都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欧·亨利这样写作是有深厚的生活基础的。对于不幸,他应该有深刻的体验。欧·亨利长期生活在下层,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使他对这些矛盾心感身受。在他优秀的作品中,对资本主义腐朽的制度、狰狞的法律、虚伪的道德、庸俗的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丑恶现象,都做了一定程度的揭露、讽刺和批判。
  欧·亨利一生传奇经历无疑是他创作的源泉。《麦琪的礼物》描述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妻吉姆和黛拉互相赠送圣诞礼物的故事。这对年轻的夫妻互敬互爱,但是生活拮据,只能卖掉自己心爱的东西换取对方心爱的东西。结果,妻子卖掉了美丽的长发,给丈夫买了白金表链;而丈夫卖掉了祖传的金表,给妻子买来了她向往已久的发梳。两人珍贵的礼物均变成了无用的东西。吉姆和黛拉这对小夫妻在艰难之中互为对方舍身奉献的精神,无疑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操。欧·亨利的第一个妻子埃斯苔丝,就是《麦琪的礼物》中“黛拉”的原型。欧·亨利把自己与妻子的爱与真实经历融入到《麦琪的礼物》的创作中。
  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了美国不同阶级和不同社会地位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尤其是居于资本主义社会底层的所谓小人物,更是他经常描写的对象,以小见大地反映社会的大生活。而作品的创作则表现了他对真实生活的认识与爱憎。
  三、表现方式
  (一)现实主义的讽刺手法
  在他的作品里对爱和人性的讴歌和对拜金主义的讽刺和批判是两大主题。欧·亨利的作品揭露和批判了美国的上层社会,把它写成一个资本家、强盗和骗子三位一体的豺狼世界。如在《黄雀在后》中,强盗、骗子和金融家三人聚在一起,强盗抢来的钱投资到金融家的企业里,结果被金融家买空卖空,骗子的钱还是落进了金融家的腰包,金融家没有亲自去抢去骗,却是手法更高明的骗子和强盗。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就是强盗,投资商就是匪徒。作者也对拜金主义作了入骨的讽刺和嘲笑,不仅流行于资本家中间,同时也影响到了某些小人物。在作品中,很明显地看到欧·亨利采用了现实主义的讽刺手法。
  (二)幽默诙谐的语言
  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欧·亨利的幽默构成了他独特的风格。他用幽默这一手法使小说达到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欧·亨利的幽默往往有深刻的内涵,他特别善于将上流人物的丑事和小人物的辛酸揉成笑料,而他自己的观点及需要阐述的社会哲理则潜藏在这笑声之中。欧·亨利式的幽默,绝非是那种只为取笑的浅薄庸俗的调侃。例如在《一个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中,欧·亨利通过这个看似荒谬可笑的故事,向人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腐蚀,剖析了美国社会的本质“是一个金融的世界,其中没有容纳人类世界或是自然界的丝毫空隙”。在幽默的表层下,我们能听到作者真正的心声,体味到作者对社会中受压抑、被损害的各类人物人性的终极关注和人文评价,通过幽默的格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三)出乎意料而又情理之中的结局
  欧·亨利在短篇小说中常常把人物或事件中最精彩的言行、情节放在最后,他先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说明一些情况,埋下伏笔,但对最重要的事实却一直保守秘密;结尾时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出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向读者揭示整个故事的意义和人物性格及行为的全部真实,使读者在惊愕之余拍案叫绝,不能不承认故事的合理性,赞叹作者构思的巧妙。例如,在《警察与赞美诗》中,索皮“入狱”出现了七次之多,前六次他想入狱都不成功,第七次时,准备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结果却被法官判入狱三个月。这样荒唐的事情,在美国时有发生,因而人们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件事是确有可能发生的。这样不可理喻的事情,放在那个被扭曲的社会中,显得很合理。这种结尾达到了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艺术效果。
  欧·亨利式的结尾就是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不但把小说推向高潮,注入鲜活的灵气,而且能够收到意在言外、言近旨远的艺术效果,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四、小结
  总之,丰富的生活经历和繁重的生活压力,不仅促使欧·亨利不断地进行文学创作,而且也给他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这一切使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又曲折离奇,从而能牢牢地吸引广大读者。而他的作品的创作动力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而具有巨大的生命力,不愧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
  
  参考文献:
  [1]王晶红.《美国小说殿堂的一块基石—我读欧亨利》.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09
  [3]王斌夏.《欧亨利的写作特色》.?科技创新导报.2008,10
  [4]张明洋. 刘映雪.《欧亨利短篇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语言特点》. 大众文艺(理论).2009,01

欧.亨利小说中的现实主义及其表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