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7期 ID: 153500

[ 刘文捷 文选 ]   

让语文教学插上信息技术的双翼

◇ 刘文捷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开始走进课堂。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已不能适应目前课堂教学的需要,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课堂生活与现代生活技术相联系。这就使得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成为必然。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学习模式
  
  21 世纪是个文化传承的时代,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有人说新世纪的文盲是不能继承好传统文化,学不好语文的人;21 世纪又是个信息化的时代,有人说新世纪的文盲就是指不懂计算机的人。新版教材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吸收、消化、分析、处理和反馈,在学生获得一定的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这就使教育科学领域内的高新技术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问题,也随即摆上重要的地位。面对社会信息化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语文老师应该及时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教学服务以适应新的形势下语文教学的发展,让语文教学插上信息技术的双翼。
  以信息化整合语文教学,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以学习过程为载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那么如何来开展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可以体现在: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内容的整合
  把信息技术作为语文教学的认知工具和知识载体,采用研究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协作交流学习等策略,围绕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进行整合。促进学生在学科知识、主体意识、实践动手和计算机等方面的能力。
  1、制作幻灯片。让学生利用网络的资源结合课本的内容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的幻灯片。在《茶馆》教学中,让同学搜索与茶馆相关的背景材料,以及当时时代背景下的一些图片,制成幻灯片,并在旁边做出文字的说明。这样既增长了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加深学生课文知识的理解的,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
  2、了解文化差异。语文教学中要涉及到语言的自身规律和外国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历史文化等 ,这些东西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我们可根据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利用“加工工具”将所呈现的学习内容进行收集、加工、分析、处理,整理成多媒体、超文本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一种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便于理解记忆的语言环境和语言交际情景的场面。在学生学习语言交际词语时,向学生提供交际活动的文化背景,把语言和形象联系起来,通过多种感官获取大量的信息知识等。
  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进行探究、发现、总结一些科学规律的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从而使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动手操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办法,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创设学习情景时,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方式的整合
  多媒体集文、图、声像、动画于一体,网络集现代电脑网络和通信技术之大成。利用媒体网络进行语文教学能够提供传统课堂中无法实现的多种教学环境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际中,本人常用下面几种教学模式:
  1、展示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调动文字、图象、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的手段进行教学演示和学习活动,能够提供大量真实、新鲜的语素材和各类信息,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质量。在教学中,可以利用PowerPoint、电子表格Excel或microsoft Word等微机软件,制作好课件,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意图进行播放,依此来展示给学生,促进学生的认知。同时可以在这些课件里穿插一些有趣的图文及声音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兴趣。
  2、操练式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把课堂操练的方式多样化。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语言交际操练模式和检测练习操练模式。这种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又可将它视为一种“教学工具”的“辅助工具”。每个人的个性和智能是有一定差异的,只有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实现面对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可设置一些训练、表演、测试等教学软件,引导学生进行人机互动,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学生在解答中得到了辅导和帮助。这样做,克服了过支那种 “教师满堂灌、学生跟着转”的弊病,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人,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笔者经常跟信息老师配合,利用网络让学生做一些小品和演讲表演,使得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3、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教学教育提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还学生主动思维的空间。把信息技术整合到一股脑于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思维意识,是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主旨。预习是学习的一重要环节,我经常让学生通过互联网预习,查找相关的信息知识,比如:今年上海的世博会,我让学生上网查看低碳生活的概念及世界上一些具体的做法,并编辑成手抄报,此举不仅活化了知识材料,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巩固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习方式的整合
  1、交流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师生互动、重重互动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兴趣,利用聊天室等信息工具,让学生在有趣的聊天中,各抒已见,从而对知识进行全面理解,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实现师生之间情感上的交流。
  2、学生可以到教学网站进行学习,我常向学生推荐一些健康的语文网站,比如http://www.ruiwen.com/,在这个网站中有对我们教材的讲解,也有一些单元测试,学生通过这个网站可以进行自主学习、从中获取知识。
  四、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课程整合,是当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过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就是要鼓励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和信息资源,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实践、思考和综合运用的
  能力,让语文教学插上信息技术的双翼,最终达到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的,但还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我们要明确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有机整体中,应以语文课程目标为最根本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学习语文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为目的,把信息技术的应用“毫无痕迹”地整合在课程实施中,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将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
  其次,要跟家长配合学生的上网交流时间,防止学生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避免起受到网络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
  人类的教育活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反之,社会和技术的进步也能极大的推动教育的发展。面对信息化浪潮,我们应该主动应对,积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充分利用先
  进的信息技术为教学活动服务 ,让语文教学插上信息技术的双翼,推动语文教学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儒德著,《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人民教育出版社
  [2]张际平著,《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发展的热点和研究的问题》,http://www.kc100.com/
  [3]李坚著,《课程整合,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http://www.pep.com.cn/
  
  作者简介:刘文捷,福建泉州惠安县第五中学。

让语文教学插上信息技术的双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