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到期末,枯燥无味的复习课往往令老师头痛,让学生厌烦。究其原因,一是复习内容简单重复,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复习形式单调乏味,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导致复习效率低下,复习效果差。要上好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课,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艺术;中文教育
一、复习内容的整体性
语文学科的复习是把平时在每篇课文中学到的零碎知识系统化,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因此,要把复习课与新授课区别开来,切忌逐课逐段地把字词句像回放电影镜头似的重复一遍。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册教材。在期末总复习之前先把全册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按照拼音、字、词、句等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再把课文内容,尤其是古诗词内容罗列出来。这样,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全册内容,复习就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其次,教师要采取恰当的复习形式,有些内容可以整册教材为整体复习,如生字、多音字、句型转换及作文训练等;有些内容也可以单元为整体复习,如课文内容的复习,阅读能力的训练等。但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要着眼于各类知识的整体性,使之系统化、综合化。
二、复习内容的针对性
复习除了将平时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加以巩固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查漏补缺。学生只有在复习中查找出学习上存在的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教师应根据平时对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了解,把学生分成存在不同问题的几类,再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我曾在一次期末复习中把学生分成三类。一类是基础知识存在问题,一类是阅读存在问题,另一类是作文存在问题。针对各类学生存在的问题分类进行复习,基础知识存在问题的专门复习基础知识,阅读存在问题的专门复习阅读,作文存在问题的专门练习作文。有的学生可能不止存在一类问题,这就应该有侧重地选择类别。这种方式的复习最好安排在对整册教材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且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过长会使学生乏味,况且学生学习上某一类问题的存在也不是长期的。这种针对性的复习很实效,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三、复习方式的趣味性
语文学科的复习,易流于两个极端:一是天天模拟考,逐人逐课、逐项过关,教师忙于讲、改、评,学生忙于做、听、抄、背,成天围着老师转,师生均有身心俱累,不堪重负之感;一是认为复习就是将过去学过的知识温习一遍,把所有做的作业重新抄一遍,学生非抄即背,非写即读,这让学生机械枯燥,味同嚼蜡。上述两种方法,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虽然终日忙忙碌碌,但学习效率、效果难如人意。复习应注重方式的趣味性,只要让学生在复习中有了兴趣,就什么问题都好解决了。我在复习中采用了两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复习方式。
一种是抢答比赛,在比赛前给学生指出比赛的范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复习。全班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学习小组间进行比赛。比赛题型分为必答和抢答两类。必答题由老师抽各组学困生应答,为了本组的荣誉学困生会认真复习,不拖小组的“后腿”,力争为本组夺得比分。抢答题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抢答中常有学生因没有抢到答题的机会,没有为本组争得比分而痛惜。这种比赛既激发了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比赛中牢记了许多知识。它主要适用于基础知识的复习。
我还尝试了一种新的复习方法。这种方法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教师划定复习范围或确定复习项目,学生依据课文、课堂笔记、平时作业及相关学习资料,自行复习,然后根据自己的复习所获,尝试拟出模拟试题,做好“摆阵”和“攻阵”的准备。此阶段,学习支配权应属于学生,教师只是相机做一些提示:“想一想,还有那些内容该掌握。”“你还有哪些地方没复习好,别人会不会考你没复习好的地方?”“你估计谁可能会疏忽什么内容,会搞不透什么问题,你能出个题目考考他吗?……第二阶段:学生之间开展“攻阵”活动。第一个“阵主”,由学生自荐上场,根据自己所拟的测试题进行“摆阵”,或由全班同学竞答,或指人作答,优胜者为下一轮“阵主”,继续“摆阵”。此阶段,教师除维持好课堂秩序,调节好课堂气氛,还要作出客观的评价,对学生不正确的问法、测法要给以纠正;对没有掌握好的问题,要引导讨论,明辨是非;对提问巧妙、见解独到、回答正确、表现突出的学生要给以热情表扬。第三阶段,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本次复习要点,交流、推广先进的学法,帮助确立正确的复习导向。教师针对学生暴露出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进行强化训练。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分板块复习,范围不宜过大,才易于学生出模拟试题,进行“摆阵”和“攻阵”。
这两种复习方式都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打破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复习中,学习的主动权完全由学生掌握,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能力。
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除了应注意以上几点以外。还应该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在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建立新的联系,为举一反三,进行迁移奠定基础;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归纳方法,总结规律,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从新的视野对知识和有关事物进行再认识,开展新的语文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