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7期 ID: 153440

[ 刘秋云 文选 ]   

探析产品障碍设计的设计方式

◇ 刘秋云

  [摘要]当前的产品设计,对于产品要符合人机特性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舒适性、高效性等初级水平,而对人类的长远身心健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社会的和谐发展等高级特征关注不够。为此,本文从设计的更高层面出发,使产品设计为人类自身的合理生活、长远健康与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提出了产品障碍设计方法,以解决当前产品设计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产品障碍设计以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产品语义学以及相关的理论为指导,为产品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与方式,对现有产品设计方法进行有效补充与完善。
  [关键词]产品;障碍设计;设计方式
  
  一、产品障碍设计理念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各方面压力不断增大,在人性化设计备受倡导的今天,现在的产品设计大力宣扬的都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更舒服、更方便、更省力、更快捷、更高效,越来越便利的生活让人们甚至都不愿动动身子去按动一下开关,而更愿意将一切活动都借助高科技的产品自动完成。但问题出现了,由于缺少适当的运动量,人们的身体素质大大降低,由此引发的疾病也接踵而至。这些无疑使人们在使用该类产品时,对危险的警惕性大大降低,从而埋下了隐患。
  日本文部省千叶大学教授小原二郎认为:“人们谋求便利和舒适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百分之百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也不一定是好事”。故此,应该把人体工程学分为两个领域:使用方便和有意留下点不方便。但是往往我们在进行设计活动时,却很少考虑这个“有意留下点不方便”的思想。
  产品障碍设计理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研究的重点就是让产品设计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向更健康、更合理的方式发展,防止不良习惯的养成。有障碍设计或称障碍性设计,是相对于无障碍设计而言。因为障碍的设置,不是为了制造麻烦,而恰恰是从根本上提高行为的无障碍性。但当无障碍设计在观念上被认为主要是为具有不同程度生理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的使用需求提供方便时,就有必要把它和障碍性设计加以区分,以免混淆。
  真正好的设计应该是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的设计。产品障碍设计的含义是在产品设计之初,在不改变产品主要功能的基础上,系统考虑该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会带给使用者、社会、环境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以高层次的人机工程学思想为指导,通过有意地给产品或产品系统添加一定的障碍性元素,让人在使用时会遇到一定的“障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不当的人机设计给人带来的伤害。
  二、产品障碍设计的设计方式
  将障碍设计应用于产品时,既要产品使用者明白设计者不是故意为难使用者,又要达到产品障碍设计应有的效果。产品障碍设计可通过设置限制性、障碍性、导向性三大方式来实施。
  (一)产品障碍设计的限制性
  产品障碍设计的限制性指通过预设产品的用途或设置限制因素来让产品自己说话,反映该产品的可能用途、操作程序和功能。如何在人们初次接触一件产品时不用看使用手册就知道它的使用方法?人们往往会通过以往使用过类似产品的经验来寻求答案。其实获取答案的另一种方法是直接从产品的设计中找寻。
  1.预设用途
  预设用途主要是指在产品设计中设置容易被人们识别的反映产品用途的基本性能。预设用途可以提示用户进行相关操作,如该如何移动,如何握取,如何启动,如何旋转,哪些部件是活动的,哪些部件是固定的,预设用途显示操作方式可能的方法。
  2.限制因素
  限制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对人们的行为起约束作用,这些起约束作用的手段和途径就称为限制因素。产品障碍设计的限制因素一般有物理结构限制因素、语义限制因素、文化限制因素等。
  物理结构限制因素是将所有可能的操作方法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设计师只要恰当的利用这种限制因素,使产品的结构本身决定了它的操作方法,就能有效地将正确的操作方式凸现出来,用户不需要任何指导即可快速掌握使用方法。如:常见的门锁是垂直设计的,这就限定了钥匙必须竖着才能插进锁孔,但这样的设计使钥匙有两种可能的方向插入。如果能明显示意正确的插入方法,或者钥匙不论向着哪个方向插,不论向哪个方向旋转,都能把门打开,这样的设计才能算是优秀的。
  语义限制因素是指通过形式的含义来限定可能的操作方法,让产品本身传达出该产品的使用方式,并通过特定的形态细节来实现特定的使用方式的提示。运用最多的主要是产品造型语义限制、色彩语义限制、材质语义限制等。例如在产品设计中,色彩代表着不同的功能含义:红色操作器常用来表示“停止”、“关闭”等的功能,绿色操作器常代表“启动”、“接通电源”的含义。“圆形”旋钮代表可以旋转或转动的动作,“凹形”按钮代表可以进行按压动作。
  文化限制因素是指通过一定文化的限制,来体现该产品的功用,提示正确的操作方法。由于各个地区、民族、国家的文化不同,设计出来的产品形态、理念、风格等也不同。当一种文化产品或习惯被移植到另外的文化环境中时,难免会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改变原有的意义,而因为产品本身的文化的差异带来的影响,会给人们带来产品信息的误解,变成了难以理解和使用的东西。比如说放在英国高级商店里的中式传统家具“碗柜”,经常会被英国人买来当电视柜,而恰恰是这些被掩盖或者误解的用途,才真正代表了一种文化,满足特点文化领域的用户群的需求。
  (二)产品障碍设计的障碍性
  产品障碍设计的障碍性,就是要求所设计的产品在被使用的过程中反馈给人的信息与人习惯思维不一致,或者给人带来使用上的“有点不方便”的情形,从而避免误操作的发生,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和健康等。具体可以表现在设置认知障碍、操作障碍、功能障碍等方面。
  1.设置认知障碍
  设置认知障碍指向人的视觉、听觉、味觉、感觉、触觉等生理特性传达产品的障碍性信息,达到一定的设计目的。在产品障碍设计中,当人对产品进行了不当的操作时,通过改变产品的造型、图案、色彩、声音、气味、材质等因素反馈信息,从而提醒人们进行正确的操作,避免意外的发生。如电磁炉刚发明的时候,人们觉得它非常好用。但不久却发生了多起烫伤事故。原来因为没有了明火,使用者忽视了使用的危险性,手一不留神就碰到电磁炉正在加热的炉心,于是手很容易就被烫伤。怎么样将有效的警醒信息传递给使用者呢?最终设计师采用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在电磁炉的加热部件下增加一圈发光元件,在加热的时候会发出红色的光,使用者的视觉系统收到红色的信息,便很自然地联想到传统的炉灶而预知到危险,从而避免了事故发生。在这项设计中,设计师成功的将不可碰触的信息转化为使用者易于有效接受的视觉符号,有效地传达了“障碍”信息,从而从意识上消除了安全隐患。
  2.设置视觉与听觉障碍
  设置视觉与听觉障碍限制是指对产品施加某些阻碍视觉或听觉的因素,使人无法完全或清晰的依赖视觉或听觉接收到对象的相关内容。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隐私的需要,以及社会对机密系统有效地保护越来越重视,这些不想被泄露的信息迫切的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如会议室的落地窗户,新型玻璃材料的有效运用阻止了室外对室内的视觉观测,而室内可以方便地观察室外,这就有力的保证了室内的信息安全。对于声音障碍的设计,隔音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装备了隔音板的屋子,外界无法获取任何声音信息,同时又有效地避免了室内声音对外界的干扰。人们对于隐私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在更深的层面来看实际上是人对于尊严、独立、安全的更高需求。产品设计对于提供给人们的保护不应只是直白的,还应该通过各种间接的手段和途径,巧妙而不动声色地为人们提供方便,让他们不必谨小慎微地生活,且能生活得游刃有余。
  3.设置操作障碍
  操作障碍指当用户以习惯的思维来操作产品时,出现不能使用产品的情况。例如,在家中很容易发生儿童误食药物的事件,是否可以在药瓶的开启上设置一些“障碍”,以阻止儿童的打开?如图1安全药瓶的设计,是典型的改变产品的惯常的使用方式来进行的障碍设计。药瓶的瓶盖必须在用力加压的同时旋转才能够打开,儿童的力量打开不了,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儿童误食药物的危险事件。满足产品操作障碍设计需求的手段还有好多,都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2.2.4 设置功能障碍
  设置功能障碍指在产品功能的设置上添加一定的障碍因素。在设计上,运用最广泛的是功能连锁安全装置(如图2),即只有在执行了一项工作后,才能进行下一项的工作。例如灭火器上的安全阀,手枪上的保险栓等等这些连锁装置都是以此原理进行的产品障碍设计,避免误操作而造成的伤害。功能障碍设计还广泛应用于非接触式安全装置上,一旦使用者身体的任何部位进入设定的禁入区域,电源即被切断。例如在洗衣机的甩干桶在高速旋转中,一旦打开箱盖,甩干桶立即制动而停转。针对驾驶员在开车时候不系安全带的问题,国外一家汽车公司改进了汽车的控制系统,改进后如果驾驶员不系安全带,则车子将无法发动。这些都是通过设置功能障碍,从而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2.2.5 设置智能障碍
  设置智能障碍指的是需要通过多道较为复杂程序完成操作,甚至在特殊条件下必须使用其它辅助工具等来完成。例如密码箱,用户可以通过设置密码来锁住自己绝密性的资料,密码设置的复杂程度越高,密码的破解难度越大,安全性也就越高。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保密性要求越来越高,电子密码的设置不再仅限于数字和字母了,视网膜和指纹,以及声音也都加入到了密码的行列内。这些就形成了保密性更高的系统因素。
  三、结语
  深层次人机学思想体现了一种和谐、健康、长远的生活方式,它并不是刻意地给人在使用产品时造成不便。恰恰相反,它是从人们长远的健康、利益等出发,从设计伦理学的角度考虑社会责任、人们生活的真正需要,相对无障碍设计而言,障碍设计可以说是更高层次“人性化”设计。
  
  参考文献:
  [1]赵江洪,何灿群.人体工学与艺术设计.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2]刘连新,蒋宁山.无障碍设计概论.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3]京日.产品安全性能与限制性设计.福州,福建质量信息,1996.
  [4](英)贾斯珀.莫里森著.产品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德)克里斯蒂娜.古德里奇著.设计的密秘:产品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刘秋云,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探析产品障碍设计的设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