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因其学科本身的特点和性质所决定,教学过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这就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使该学科获得好的数学效果,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主要任务有两大方面,第一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另一方面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水平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怎样更好实施思想政治课的素质教育呢?该文谈点笔者的体会。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学
一、认识中学生的思想状况
教学是一个教与学活动过程,其中的任何一项出了问题,都不能使教育教学目标顺利完成,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的。因此,为了使思想政治课教与学能取得效果、取得成绩,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对中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思想动机,思想状况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当今的中学生,由于生活条件十分优越,衣食无忧,处于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得到父母、学校、社会的多方面关心和爱护,学习条件、生活条件都得天独厚。他们和过去青少年相比具有突出的特点:有抱负、思想敏捷、求知欲旺盛、性格开朗、天真烂漫、爱美求乐、守法爱国、奋发向上等。过去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学生要成为学习主体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所采用的“注入式”或“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压抑,缺乏兴趣,影响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学工作是最讲科学的,过去把满堂灌、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看作是提高质量的“法宝”,其结果是扼杀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抑制了学生的能力,因而造成学生沉闷、厌学,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方面作用的发挥。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从转变观念入手,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单向传授活动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的教学双边活动,使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和谐的交流活动状态,以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促使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同时,也要看到当代中学生又处于变革时代,又面临经济社会的大环境,因而,他们思想品德出现了双重性、两极性的特点,在有众多优点的同时,也有不少应该注意的不良倾向,如果不及时加以教育,发展下去将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当代中学生普遍羡慕实惠、追求享受、缺乏吃苦,学习只是为了考一个好学校,找一份好工作,为将来多挣钱,过好日子;另外大部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普遍欠缺,只顾自己、不关心别人和集体,奉献精神淡漠;是非标准不清;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认识和评价缺乏辩证观点;心理发展不平衡;意志力薄弱、知、行常常脱节等。老师只有把握了这些,才能教好学生。
二、教学要体现时代特点
中学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与时代相紧连,体现时代精神,这是思想政治课和其它自然学科相比的一个不同之处。如果思想政治课教学脱离了实际、脱离了时代,就没有说服力,就是一潭死水。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最重要的地方,也是最难的地方,即把书本知识与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又要把时代精神有融化于知识之中。首先,在内容上根据学生的实际设置分层目标,实施分层教育。既有面向全体的教学环节,也有面向个别的教学环节;既鼓励和支持“冒尖”,先走一步,也照顾和鼓励“学困生”,尽可能发扬他们的潜能。其次,在方法上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分层设疑、引导;分层训练和辅导,逐步提高。再次,讲练结合,课堂练习的难度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给学生一个灵活掌握答辩和练习的余地,防止一刀切;总结练习时根据反映出来的情况反馈到教学情况,有目有地指导学生,力求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优化教学过程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又创造条件,给了学生发展特长的空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这样就能避免政治课教学中的空洞说教,使政治课教学的内容有说服力,使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
要使思想政治教学体现时代精神,还要注意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处理两个课堂的关系时,首先必须坚持以课内教学为主,因为,这是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其次,为了深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实现学与用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在搞好课堂教学之外,还需重视第二课堂教学,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必要的补充。所以,抓好思想政治课第二课堂教学,使之体现时代精神,对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觉悟,运用知识的能力,拓宽视野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重要任务是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育的目的,更是思想政治课的目的。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老师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乎,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的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题,让学生从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在社会教育的大环境中,使学生理解体会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调查采访,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请进来就是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作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
教书育人就是既教书又育人,既传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真理,又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德才兼备的新人,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一个政治教师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建立一支思想、业务过硬的政治教师队伍。这就要求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努力学习、扎实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学习师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亲其道,信其师,才能使思想政治课寓德于教、寓德于育。
作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教书,还必须承担育人的责任,而且要把育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水平。例如,在讲授艰苦创业、树立崇高理想的内容时,可以给讲一些名人轶事,使学生知道要实现理想,必须艰苦创业,别无捷径。知道艰苦创业就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从而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总言之,要搞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除了要认真抓好常规教学,还得采用灵活、得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外,还要了解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要了解中学生的思想特点,要明确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要与时俱进、处理好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的关系,书本知识与时事知识的关系。这样才能达到新课改的要求,达到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目的,这样政治课才真正成为一门育人的主课。
参考文献:
[1]陈燕娟.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5
[2]刘红霞.浅谈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4
[3]杜春梅.浅谈中学思想政治教学[J].内江科技,2009.4
[4]郑玲兴.加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对策探讨[J].科学教育家,2008.12
作者简介:丁霞(1982—), 女,回族单位:乌市体育运动学校 新疆省乌鲁木齐市人 职称:初职 学位:本科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