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7期 ID: 153502

[ 李苗苗 文选 ]   

浅谈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 李苗苗

  [摘要]目前,有些学生对学习政治课不感兴趣,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先行
  
  “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特别是在中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之中,他们热情奔放、精力充沛、善于思考、求知欲强,只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一定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但是目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在分析中学思想政治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中学情况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策略。
  一、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中学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纪律素质、心理素质等。这个功能决不是学科教育所能涵盖的。如果让政治教育仅仅在学科教育的轨道上运行,就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者的要求,最终只能窒息它的生命力,否定它的存在价值。以往的中学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其主要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方式呆板
  虽然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应试的压力下,教学目的仍是以知识为中心,“灌输式”教学自然就成为主要教学方法,强调单向的灌输与说教,偏重认知,教学的双边互动变为了老师的“语言独白”和“单向说教”,教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忽视对学生真正内在的思想教育,而学生的思维受限于老师所教的范围,学生缺少内悟、反省、自律的内化过程。
  (二)教育内容滞后
  由于教育目标和当前的社会生活缺乏广泛、密切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内容缺乏针对性,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不相符合;思想政治工作停留在抽象的原则要求上,缺少针对各类不同时期和不同层次学生思想实际的具体要求,仅仅从高远的、单一的道德理想出发,内容空洞抽象、与现实生活严重脱离,既不能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更难促使其同化。
  (三)教育评价方式单一
  “许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教育强调了一种选择功能,教师与行政人员的许多精力都用于确定在教育计划的每个阶段淘汰的学生”。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之下,现行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往往唯分数论,甚至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思想品德的优劣,至于平时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发生的变化在评价上则是空白。这种重智轻德的做法,使学生只重视书本知识,忽视品德的养成,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意义被大大削弱。
  二、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造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下面从三方面进行初浅的剖析。
  (一)教育者方面的原因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思想政治教育课已沦为“副课”,一些中学缺乏专业政治教师,甚至出现可以随便找一个人就可以代思想政治教育课现象。如果只会一味地照本宣科,填鸭式地灌输抽象的理论,不关心当今社会的热点,不注意加强新知识的学习,不了解教育对象所思所想,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会变得了无生趣。事实上,许多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很少注意自己的政治信念、人生理想和道德情操的培养。
  (二)教育对象方面的原因
  不同的教育对象有着不同的人格,在今天多元化时代尤其是提倡个性创新的理念。教育对象的兴趣、爱好、思想水平和接受能力与教育者那一代人相比较,自有其特点。他们之所以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感兴趣,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教育者忽视了学生内心世界的所思所想,他们出于本性的想法常常被教育者说成是异想天开,于是他们的创造热情被扼杀了,个性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因此,他们失去了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三)外界环境方面的原因
  作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的三方努力、多管齐下。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的尴尬之处在于:一方面,它受到学术界和政治界的双重重视;但另一方面,它实际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轻视。家庭教育中,不重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或无时间去关注孩子在这方面的受教育情况;学校囿于“考试、分数第一”这一指挥棒的影响,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上存在的问题,却并不重视;在社会上,很多部门在思想教育活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会搞形式主义,根本不考虑实际效果。
  三、提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要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塑造人的高尚精神,使人们能够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心人、爱护人、理解人、尊重人。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在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牢牢的抓住和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这根主线,积极主动的、富有成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努力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学生从小就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并且切实将爱党、爱社会主义、爱祖国的伟大情感,融汇到爱家乡、爱学校、爱班级的实际行动之中。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远处想起,从近处抓起。
  (三)因材施教,紧跟时代步伐
  我们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想不断增强其针对性和时效性,就必须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身心发展特点,努力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对路合拍,更加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具有比较强的时效性。在具体教育的过程中,在施教方法的选择和取舍上,我们都必须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努力将形式、任务的需要与学校、学生的客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要力戒空泛的说教,注意循循善诱,
  (四)切实做到情理交融、知行统一
  情理交融、知行统一,要求我们在对青少年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之中。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努力研究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任务、目标、特点和要求,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任务有一个整体上的全面把握;更要努力研究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对自己所教育的对象有一个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
  (五)创新改革、“全方位育人”
  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努力实现从内容到形式诸多方面的丰富多彩,学校要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校园精神、人文精神和时代精神,开展各种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全面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过:“要追究人类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义或目的,从客观的观点来看,是愚蠢可笑。可是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试想,如果政治教育能够让学生理解到这一思想,那一定是有意义的工作。否则,我们也仅仅是个教书匠而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也应该具有一种宗教般的终极关切精神,具有终极性的关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理想超越。“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先行”,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1]王和平.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政治课教学模式[J].甘肃教育,2005,(1).
  [2]周进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人性化原则的思考与探索[J].消费导刊,2007,(11).
  [3]王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剖析及思考[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4]郭瑞萍.中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及其作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2,(1).
  [5]张春柱.试论中学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作者简介:李苗苗(1986—),女,陕西安康人,陕西省安康中学教师。

浅谈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