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让学生步调一致地静听。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传统做法,特别不利于高职这种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育目标的实现。而构建多种形式的教学组织,能够激发英语教学活力,促进高职学生英语语言素养提升。
[关键词]高职教育;英语;组织形式
一、高职英语与教学组织
选择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依据是这种学科教学的目标、特征和内容。也就是说,内容决定形式,高职英语教学内容决定采取哪种教学组织形式。当然,形式对内容也具有反作用,即高职英语教学组织形式的合理性、针对性直接影响教学内容被主体接受程度和教学效果的优劣。
高职英语教学与普通大学公共英语相比,具有明显特征:一是教学目标的差异性。高职院校自身的生源结构与人才培养战略决定了英语的课程设置应该向职业性倾斜,突出“英语知识与技能+学科知识+操作技能”的外向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二是教学内容的差异性。以专业性、实践性、职业性为方向的英语课程体系和内容,是高职英语的核心。专业性也就是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要求相适应;实践性也就是突出听说、应用、交际交流等技能;职业性也就是与就业相结合,适应未来工作岗位。三是教学方法的差异性。目前的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有着一定的特殊性,高职院校生源类型复杂, 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学习态度欠佳, 学习方法有待提高。同时, 很多专业文理兼收,基础相异。这些都要求在高职英语教育中构建统一要求(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分级指导(差异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教学组织如同其他组织一样,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是由机构、人员、职权制度和文化等要素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建立的相互协作的开放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有教师、学生、教材、课堂、教具、设施及技术等主体客体因素。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社区人员等构成教学组织的人的因素,此外,教学活动的开展也离不开环境、教学材料和设施、技术等物的因素。从动态上看,教学组织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把这些各种因素区别不同重点地安排、组合和联结起来的活动(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版,第45页)。从静态上看,教学组织就是这些因素组织的状态和结构,即是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指师生借助教学媒介在时间、空间、设施、技术、人员、程序关系上的组合方式。它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各种教学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但不是相互分离、相互排斥;二是各种教学因素必须按一定的时间、空间、人员进行组合;三是各种教学因素通过一定方式组成一个相对稳定、又因环境变化而变化的综合体。教学组织形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平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路径,是完善教学方法的载体,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途径。
二、高职英语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是必然的
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的因素是多样的:一是教育投入和教学条件。比如教师人数影响能否采取小班化教学,教学装备特别是信息化水平决定能否采取网络教学,教室数量、设施等都能够影响教学组织形式;二是教育者因素。教育者的知识观、心理观、文化传统及对课程和教学的理解等,因教学情境的设置主要由教育者完成,对课堂的变革至关重要;三是课程结构及教学管理制度变革。
高职英语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是必然的。首先,这是由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决定的,也就是说,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就业率,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在这种教育目标指导下,英语教学组织形式不再是封闭的灌输,必须实施灵活多样的、开放的、因人而异的形式,突出职业教育的特性。其次,这是由教育环境的变化决定的。教学组织要依赖于教育环境而存在,而教育环境又是极其复杂的、充满了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正是教学组织对教育环境的依赖性和不确定性共同决定组织的结构类型和行为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对教育理念思想、教育组织形式、教育方法手段等各方面带来深刻影响。高职英语教学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和互联网平台,推进教学理念、组织形式、教学策略等变革。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提出,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改变高职英语教学单一、单调的组织形式,采取多种、灵活的组织形式,是当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三、高职英语教学组织的主要形式
除班级教学和个别指导等传统教学组织外,目前实践采用的高职英语教学组织的主要形式有:
1、差异教学。高职英语差异教学顺应了多元文化的价值需求,是一种优质的、引人入胜的教学模式。其特征有:以测查与评估为施教前提;以系统的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的构建为途径;以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以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和多方合作为依托;着眼于学生的群体,将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和班集体学习结合起来,在班集体活动中发展学生个性潜能。
差异教学组织形式的实施要点:一是对班级每个学生英语成绩和学习意愿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按照不同维度初步分类;二是制定有差异的、挑战性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三是提供可供选择的多种水平的学习材料使学习内容各自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四是发展个体优势学习方式;五是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体现最优教学;六是创设尊重差异的学习环境和多方支持合作的机制;七是以即时反馈和发展性多维评价促进全体提高。
2、协同教学。上个世纪初,教育家杜威提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的观点,反映人们对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开始融合。按照新时期高职教育的要求,教学、课堂和学习等概念的外延和范围应该被理解得更加宽泛,任何教学活动、教育活动应该从根本上被理解为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所以,教学组织的变革必然要求得到协同教育的支持。
对于中小学英语教育,协同教学主要是家校协同,这种教育形式能够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优势互补。而高职教育由于家校沟通的便利性降低,应主要采取校企协同教学形式。校企协同是教学方法由简单的理论传授到实际应用的一种转变,教学更具有针对性。高职英语校企协同教学形式的实施要点:一是建立校企协同教育课程开发队伍,形成总体方案和课程体系;二是根据教学内容要求或自行设计教学内容选择企业,对企业进行调研,掌握企业工作流程等情况,选择“双师”教师或聘用企业人员作为教师;三是建立校企协同对接组织、机制和制度;四是实施方案;五是实施效果评价。校企协同教学形式有多种,如学校工厂、模拟实验室、顶岗实习、实践教学、嵌入式课程设计等形式;具体策略有,建立企业委员会、校企领导小组等。我们高职学生直接到杭州彼特环保包装有限公司,顶岗实习实训,该公司在资金、岗位、设施等方面予以支持。这是一家专业性的外贸公司,拥有一批素质较高的外贸业务专业人才。产品销往美国、英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尼日利亚、巴西等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以这家企业为基地,实行校企协同教育,以顶岗实习实训和角色转换为手段,研究企业经营中的商务语言和交际环境,形成一些典型案例,开展英语实训,增强了学生的职业岗位意识,产生了良好的实践效应。
3、网络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网络教学的思想基础。它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记录外界信息的过程,而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在学习者原有经验基础上,通过人际互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而网络教学的交互性、个性化、仿真性等特征,正好适应“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这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海量的英语信息资源,可以促进自主学习,把上网的娱乐性与英语学习结合起来。网络为学习者建构知识提供充足的信息和自由的环境。网上资源通过链接相互联系的超级文本组织管理信息的方式,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语言的阅读习惯。作为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整合的产物,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改变教与学的观念和策略。高职英语网络教学形式的实施要点:一是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优势,通过网络演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二是主体探究,引导学生正确对信息进行检索,确定途径,检验学习效果;三是迁移运用,通过网络学习,教学实践应用,内化知识,加强运用;四是总结拓展。
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必然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班级授课制、差异教学、协同教学和网络教学等都有适用的范围和生长的土壤, 任何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既有优点,也有不足,每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都有特定的目标指向和适用范围,世界上不存在一种万能的组织形式。合作教学、开放教学、问题教学、小班教学、分组教学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适宜不同的教学环境和内容。因此,应努力优化组合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使其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同时,高职英语教学组织形式变革对教学管理制度的新要求。教师教学组织的变革行为发生在学校环境中,往往是教学组织变革完全成了教师的个人行为,使教师面临过大压力。在现实工作中,教师的教学改革行为与学校既有的管理目标和管理制度往往发生冲突。因此,要在推行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同时,同步改革教学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改革环境。
参考文献:
[1]阿妮塔.伍德沃克. 教育心理学[M].第八版.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2]余杰.国外大学创新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邵阳学院学报,2004,(4).
[3]张诚.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J].广西: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4]华国栋.差异教学策略[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李媛慧,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