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是世间最具智慧的生物,创造了人类社会的无数奇迹,计算机也是其中之一,因为它有着超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一发展。因此,信息技术这门课就成为中学生不可缺少的必修课之一。
[关键词]教学艺术;信息课;教学手段
一、用打比喻的方法讲解
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是一门教学艺术,它既不象语文教学那样有听、说、读、写、背,又不象数学教学那样玩数字游戏。因此在上信息技术课时,我经常采用形象打比喻的方法讲解,因为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抽象地讲解或用信息技术的专业术语来讲解,他们是听不懂的。例如在讲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主机组成部分是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声卡、显示卡和主板等组成的,CPU是计算机的大脑,硬件的总管,指挥所有硬件设备,并进行运算加工,当我讲完时仍有大部分学生很惊奇地看着我问什么是CPU是干什么用的?我看着他们那吃惊的样子,也忍不住笑了,于是我用已经准备好的一个形象的比方来告诉他们CPU就好比是你们班的班主任,班主任是你们的总管,来指挥你们班的同学谁来当班长、谁来当学习委员等,班主任让你们做什么你们就得做什么,他是管你们的总指挥家,我话音一落,大家“噢”地一声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二、 用师教生动的方法讲解
在上信息技术课时我觉得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根据本堂课的目标来创设情境,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心境处于最好的学习状态,同时要展现师生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使得学生乐意学,愿意学,这样教学效果才能更好。在课上学生能用好奇、自信、疑问的眼神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把整堂课的内容轻松自如地掌握,就是一堂好课。如我在上插入自选图形这一课时,课前先用轻松的语句把学生的思路引出来,接着不停地设疑、置问,把自选图形的颜色、线条、粗细等内容在短时间内连讲两边,同时加进了学生操作、演示、当小老师等操作,整堂课基本上是师教生动,课上我发现每个学生的眼神都是亮的,一直在我与显示屏上来回转动,每完成一项操作学生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激动的表情,一堂课下来全部学生都掌握了,这节课老师教的得心应手、思想投入,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心情愉悦,我觉得教学效果很成功。
三、 用学生教学生的方法讲解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学习是通过学生来参与操作、反复进行使用才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让学生教学生的方法,因为初中学生大多有很强的好胜心与表现欲,对老师的评价、表扬和鼓励尤为在意,同时他们愿意去帮助别人并教别人,以显示自己会了,教想尝试当老师的感觉。于是我把握住学生的这一特点,每堂课教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当当老师的角色,去教一下不会的学生,把做得好的学生的作品通过媒体给大家展示一下,然后让学生下座位去改其他同学的作品,并为其打分等。这种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后我发现,大家上课特别认真,学生也对课堂上的内容掌握得非常好,大大提高了全体学生的上机操作水平。
总之,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年轻的学科,它需要我们不断地通过教学实践和经验来总结出较高的教学效果。所以想上好一堂优质的信息技术课要不断地去专研、去探索。
作者简介:秦秀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