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7期 ID: 153494

[ 乐水英 文选 ]   

浅谈兴趣的培养\课堂教学及课内外结合

◇ 乐水英

  [摘要]面对小学生要想她们学好语文这门学科,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其次教学中可以通过课文导入,学生思维训练,对课文的品读,对意境的感悟、情境的体会,以及课内外相结合真正的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关键词]兴趣培养;新课导入;发散思维;品读;意境;情境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生对待学习,往往偏重于兴趣,兴趣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求知欲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而兴趣又不是天赋的,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尤其是教师本身对学生的影响。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们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例如在上《彩色的非洲》这篇课文时,我利用多媒体给同学展示了一段非洲舞蹈,那热情奔放的舞姿,那强劲的节拍,那具有民族特色的彩色服装,即刻吸引了同学们,有的同学竟情不自禁地动起来;接下来我再利用多媒体展示非洲的植物、动物,让同学们感受彩色的非洲——这个独特的民族。此时同学对非洲已产生浓厚的兴趣,学起来情绪高涨!除了利用课件还可以用动画的情景导入,在另一个班我使用的是一部经典的动画片《马达加斯加》,哪里就展示了彩色的非洲,那里是一个自然生态园,不仅植物是彩色的,动物也是彩色的。引起同学对非洲的向往,再引发思考:非洲除了植物、动物是彩色的,还有什么是彩色的呢?对非洲知识的渴求让同学们快乐在书海中畅游。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例如,在学习《杨氏之子》这篇文章中在对最后杨氏子的回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没有听说过孔雀是你家的鸟)有同学认为他回答地非常巧妙,妙在他有礼貌地模仿先生在姓氏上做文章,也有些同学则认为他带有讽刺意味,先生面临选择已是被动,很不礼貌。各有各的看法,让同学们自由地言论,再思考:如果你是杨氏子你如何回答呢?这就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例如在五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就有这么一项活动设计,讨论“小学生上网是有利还是有弊”的问题,正反方都拿出了有利的证据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两方争得面红耳刺,不分上下。正方都是班上学习成绩好的,而反方都是班上的网游高手,双方的例子很鲜活,在座的同学都很认真的听,有的在点头示意很赞同。到下课了还没分出高下,最后只有我来总结:小学生上网有利也有弊,关键是同学们要学会自我控制,提倡绿色上网,不过在自我控制能力差的情况下建议有家长监督!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之处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如在《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阅读教学中,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的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战争是人类灾难的根源”,“要和平不要战争!”这样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
  新世纪的语文教学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发展他们的个性和潜能,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首先自己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念,在教学上立意标新,在引导学生兴趣上多采用更多的教学方法,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
  
  作者简介:乐水英(1983—),女,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毕业于湖南科技学院。

浅谈兴趣的培养\课堂教学及课内外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