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认为应该重视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并将其贯穿始终,而非只在初期进行短暂的、内容过于集中的灌输,在学习好声韵之余要注重声调,但不应过分强调声调的重要性。
[关键词]对外汉语; 普通话; 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构成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任何语言教学都离不开语音教学,而且要把语音教学放在语言教学的首位,对外汉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它的性质是语言教学,语音教学既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传统对外汉语语音教学都集中在初级阶段的前期进行,有些学校开设语音课,但绝大部分院校都集中在综合课的语音部分进行教学,时间集中,多则一个月,少则两三周,此后语音的学习便少之又少。
W.F.麦基在《语言教学分析》一书中指出,在学生练习口头表达之前,重要是使他们形成语言的发音。这点最好在一开始就做到,因为学生每学一个词都会加深他的发音习惯。如果他一旦形成了错误的发音,将极难纠正。即使能纠正,也是很费时间的。我们都知道初期语音的集中学习和纠正非常必要,但是在后期的学习过程,往往忽视了语音教学、学习的连贯性和重要性。结束初期集中的语音教学后,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语音的教学目标及内容都不够明确,甚至被忽略,这样的结果是导致语音教学质量的滑坡,所以应该重视语音的教学,并将语音教学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而非只在初期进行短暂的、内容过于集中的学习。
有人认为,教语音就是教拼音,让外国学生把《汉语拼音方案》学会弄懂就完成任务了,其实不然。标注汉语的《汉语拼音方案》是语音教学最重要的辅助工具,但以此认为拼音就是语音教学的全部则走进了教学的误区,因为除了声韵调以及拼写规则等,语音教学还要涉及音变、停顿、轻重音、语调等语句韵律。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外国学生不少语音偏误就是来自《汉语拼音方案》。如€氖÷裕逗河锲匆舴桨浮饭娑ǎ詟返脑夏赣雑qx组合成音节时,可以省略两点,写成u。这种省写对初级阶段的留学生而言,往往是一个错误信号,他们会直接把jqx后面的[y]发成了[u]。按照汉语拼音方案拼写规则的规定,三合复韵母iou、uei和uen在拼写时可以简化为iu、ui和un。在阴平和阳平音节中,它们的韵腹有丢失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上声和去声音节中没有,为了减少书写负担,采用了省写。因为省略掉的正是这几个三合复韵母的韵腹,拼写可以省略,而发音时又决不能省略,这种人为的误导,往往会给留学生增加额外的学习负担。此外,《汉语拼音方案》中用i兼表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舌尖前不圆唇元音,和舌尖后不圆唇元音,这些都让外国学生迷糊,导致误读,教师只有熟练掌握和理解《汉语拼音方案》才能教好学生。有些学生单个字词读得不错,可是一朗读起课文或者说话,“洋腔语调”就出来了,可见要说好汉语普通话,光是读准声母和韵母是不行的,还要练习声调、轻重音、语调等。
声调是汉语语音系统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汉语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 “鞋子”和“写字”;“怜惜”和“练习”;“杯子”和“被子”等等,声母、韵母相同,但是声调不同,意义就有差异。而在英语中,某个特定的词音高的变化不会引起意义改变,区别意义的是音强和音长,汉语中轻声的作用虽然也有辨义的功能,这与词重音有些相似,但是汉语轻声是用轻读来弱化音节而非增强音节,还是有区别的。
有学者认为声调是普通话语音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当然也是各种方言语音的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我们承认声调确实体现了普通话语音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面貌,但是因此强调声调教学,说“声韵中心论”及“声韵中心教学法”没有客观反映汉语语音本质特征,是对普通话语音教学的误导这一说法则有待商榷。东北、内蒙古东部、河北、天津等地方的人说的虽然是方言,但互相交流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语言的交际功能同样能够达到。所以王汉卫提出汉语是声调语言,声调的别义功能虽然十分强大,但还远不能与声母、韵母相比。 柴俊星也从不应把元音、辅音教学与声母、韵母教学相糅合这个切入点论述了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应该以声母、韵母为主。
在不考虑语境的情况下,声调确实是重要的,但是在交际语境中,声调的重要性就有所降低,如“床上放着一床beizi”,即使没有声调,在语境下的作用下,人们很容易联想到“beizi”是指“被子”而非“杯子”。声调是汉语语音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其难度和语境中的相对宽容度,对于初级阶段的留学生不必过于苛求,否则适得其反,让学生“谈调色变”,反而不利于学生的进步。
总而言之,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我们应该重视语音的教学,并将其贯穿始终,而非只在初期进行短暂的、内容过于集中的灌输。在学习好声韵之余要注重声调,但不应过分强调声调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程棠.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3)
[2]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附件二).[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P204--P209
[3]王群生.语音的困惑和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改革[J].荆州师范学院学2003,(6)
[4]王汉卫.“标准”与“基础”——基础阶段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新思考[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2)
[5]柴俊星.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有效途径的选择[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3)
作者简介:刘娟,广西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