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7期 ID: 153513

[ 邝四莲 文选 ]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 邝四莲

  [摘要]小学生计算能力训练和提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本文探讨了通过激发兴趣,诱发学生的计算学习主动性为主体,以教师的巧练习和严要求为主导在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生;计算能力;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学习时间最长、份量也最重。在每份数学试卷中,计算内容都大约占到70%以上。但是,由于有的学生对提高运算能力缺乏足够认识,对计算器过于依赖,从而忽视对计算的基本训练;也有的老师只重视解题方法和思路的引导,而忽视对运算过程的必要指导,导致学生计算能力普遍较差。计算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基础,能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灵活、快速的解决问题提供帮助,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应该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头戏。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呢?下面谈几点自己的拙见及做法,与同仁商榷。
  一、激情趣,诱发学生计算冲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当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干巴巴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主动探索新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给学生讲解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以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我首先给学生讲解了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学生跃跃一试,不禁产生了要和数学家比一比的念头。由此,学生审题比以往认真了,对题目的特点分析比以前仔细了,并能灵活利用有关定律、法则,找出解题规律,学习的兴趣增强了。此外,有效的评价也是激趣的途径之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的确,通过多渠道、多手段、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还能让学生不断感受到探索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上进心,收到拓展思路之功效。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组织口算比赛、简便计算比赛,对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行鼓励,使其不失去学习的信心。
  二、巧练习,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练习是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数学学习离不开解题练习,计算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练习,只讲不练或讲多练少都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是,计算练习也并非越多越好,“泛泛地练习”使学生陷于题海之中,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兴趣,效果也不会很理想。因此,教师要注意优化练习设计。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偏爱以下几种练习方式:一是口算训练。每天用5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单项的计算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重点练,对于学生难掌握易出错之处突出练。注重口算训练形式的多样性,例如:低年级采用“开火车”、“找朋友”、“找门牌号”、“送信”、“对口令”、“夺红旗”、“闯关”等方式;中年级采用口算板、口算表、卡片、幻灯片或游戏等方式;高年级采取指名答、抢答、齐答、听算、视算等方式,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二是估算训练。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作出的大概推断或估计,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一种近似的口算。由于学生思维水平的高低,使得估算策略不同,估算结果也不同。三是对比练习。将易混易错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区分比较,通过有目的练习,使学生纠正错误以提高辨析能力,并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纠正错误。四是改错练习。及时发现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收集错题,定期上一节纠正计算错误课,将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误板书出来,让学生会诊,当“错题医生”,指出错误之处,说明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改正过来。
  三、严要求,确保学生计算效果
  如果学生仅有计算的兴趣,而没有端正的计算态度,总是以“粗心”、“马虎”作为出错的借口,练习效果就会很差,计算能力也得不到真正提高。因此,必须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一是重视书写。要求学生认真按格式书写数字和运算符号,字迹要端正,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看错”毛病的发生。教师要率先垂范,批改作业要及时、规范、认真;教学板书要清晰分明,不出差错。二是认真审题。这是计算正确的首要条件,审题要审数字和符号,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还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更要审计算方法,能简便算的要简算,做题前要做到心中有数。三是细心校对。要求学生凡是抄写下来的部分都要校对。学生作完题后,再一次校对计算过程的准确性,做到不漏不错。四是仔细验算。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教师对验算要有明确和有力的措施,消除学生计算后再去验算感觉厌烦和抵触情绪。
  总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成绩的有力保障,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自觉地把它和目前新课标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起来,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使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焕发活力。
  
  参考文献:
  [1]刘凤翥主编.《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张佩玲,郁军.数学文化价值与小学数学教育,贵州教育,2005,(17)。
  
  作者简介:邝四莲(1959—),江西吉安人,吉安市万安县芙蓉中心小学教师。职称:小教高级。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