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7期 ID: 153432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工作探析

◇ 唐丽洁 宋 冰

  [摘要]高等学校的学生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合格人才的重任。在新的形势下,高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今后工作的开展以及成效至关重要。现阶段的学生工作,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念,注重学生个性的塑造与培养,改变传统的以管为主的工作理念,营造和谐的高校学生工作氛围。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学生工作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给正处于变革中的高校学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全面坚持贯彻的重要指导思想,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只有确保高校学生管理的质量和效益,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关系,才能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
  一、高校学生工作的意义及现状分析
  长久以来,高校一直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高校学生工作的使命在于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然而,长期以来,高校学生工作一直得不到人们的充分理解和重视,不少人片面地认为学生工作“一看就知、一学就懂、一做就会”,是一项可有可无的琐碎职业,不具备理论的系统性和专业的科学性,致使学生工作遭受不应有的歧视和冷落,导致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建设滞后,学生工作存在凭经验办事,忽视理论研究,对学校发展贡献率偏低的问题。用科学的发展观重新审视学生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在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学生工作的关键之所在。
  二、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和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党和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理论思想。其本质内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高校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把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今后加强和改进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切实加以认真研究解决。
  首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当得到充分的尊重,不应简单地把教育活动当作学生消极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的过程。
  其次,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着眼于管理与教育的统一。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背后总是隐含着一定的思想问题,应该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信念。[1]
  最后,高校学生工作应注意方法和理念的创新。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学生工作方法,已经不适应现阶段的工作需要,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迫切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要转换观念,探索新的工作机制,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全面创新。
  三、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学生工作的策略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高校学生工作性质的基本要求。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必须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才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统一起来。 “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各种可能创造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成才的动力,把工作实实在在放到育人为本这一个工作价值目标上来,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2]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生存之本。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顺应学生个性发展规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出发,挖掘学生潜能,建立人性化的学生工作思路,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贴近大学生思想,更加贴近大学生情感,更加贴近大学生生活,营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性化学生管理工作新局面。
  (二)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标准必然会发生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将使学生具备国际化人才提出的素质要求,使学生具有竞争力,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高校为“服务对象”提供的最佳服务。我们目前的学生管理观念,显然与这一正在变化的情况不相适应。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价值观这是解决高校学生工作出发点的问题。如果高校学生工作只是管住人,而不是教育人,只是按照学校、教师的尺度去“雕刻”学生,那必将偏离高等教育的本来目标。[3]
  (三)加强学生工作管理队伍的素质建设
  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素质建设,是实施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的必要条件。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大量增加,学生教育和管理队伍普遍存在着不齐、不力、不稳的现象。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刻不容缓,一要不断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言行一致,靠自身的模范行动和满腔热情的工作,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感召和鼓舞学生,把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真正落到实处。二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使学生管理工作者掌握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论和特点与规律,不断提高管理技能和管理水平,真正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行家能手,建立起一支精通管理的工作队伍。
  (四)加强并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属性和原则,遵循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这就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和把握。高等教育国际化所强调的一个重要观念是人本位,对人才提出了诸如诚信、合作、智慧、责任、开放、创新等优良的社会品质要求。这些人才品质要求,其核心可归结为以德为先。这实际上就要求学校学生工作者必须加强并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对学生的政治培养,却忽视了学生的思想信念教育。这样的教育方法显然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地位,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注意工作方法的转变,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主导功能的同时,还应注意其理想信念教育的功能,进一步将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高校的学生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思考与实践。学生工作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加以高度重视。学生工作是发展、开放、和创新的,它需要我们时刻用科学发展观去审视和关注。
  
  参考文献:
  [1]袁坤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09,(4):49.
  [2]李洁.试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科技信息, 2009,(2):373.
  [3]陈国荣. 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新理念.[J].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7,1
  
  作者简介:唐丽洁,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