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受办学条件、师资水平、传统观念的制约,以及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严重不足,特别是实行新课改以来,农村学校硬件建设显得尤为薄弱,使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教育;农村;多媒体;硬材;软材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我国十三亿人口,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关键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来,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长期以来,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受办学条件、师资水平、传统观念的制约,以及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严重不足,特别是实行新课改以来,农村学校硬件建设显得尤为薄弱,使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新课改在农村成为一种时髦口号,实质上名存而实亡。现就本人不成熟的看法谈几点意见,以供商榷。
一、改善落后教学条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已经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恰当运用,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感知过程活灵活现,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农村学校连最起码的电脑、投影仪都没有,就是教师有再高的课改意识,再浓的课改兴趣,那也是诸葛亮扶阿斗----枉费心机。本人从教二十年,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展了一台笔记本电脑,饶有兴趣的自学课件制作、下载优秀课件、接收远程教育信息,颇具课改意识。但是,我们学校二十个班级只有一台投影仪,而且是流动性的。如果上课你必须到总务处签字,然后到教室安装才能上课,并且上课的不至你一个人,久而久之,你只有望课兴叹。其结果又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在这样的知识信息时代,这样落后的教学设备,这样的落后教学方式,能给渴求知识的学生传授多少知识呢?甚至有些地区、有的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结束还不知上网为何物,电脑如何启动。因为农村地区有的学校只有信息技术教材,而无供学生实际操作的计算机。不由给人一种“书上得来总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的感觉。所以,改善落后教学条件是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的先决条件。如果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特别是广大西部农村学校不改善落后的办学条件,教育改革将名存而实亡,教学质量将是无米之炊。这将进一步拉大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教育差距。严重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不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更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网络时代,教育也必然走向网络化。网络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教育后产生的新的教育形式,即运用网络技术与环境开展的教育。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从学龄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网络教育,网络教育几乎涵盖了人们学习的方方面面。网络教育不仅仅体现在技术手段的先进上,更体现在它所引起的教育观念等一系列的变革上。其主要特点是:一、教育学在模拟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特征的虚拟环境中进行。二、教育趋向大众化、终身化、国际化、学历学位教育与非学历、非学位教育融合。三、自主学习、教学相长。作为农村学校教师,应当立足现实,着眼长远,转变观念,树立信心,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教师只有爱教、乐教、会教,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将课程内容用动画的形式,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小变大或有大变小、又慢变快或又快变慢。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从而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这是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比拟的。教学实践说明: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灵活性、直观性、仿真性、高容量性,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我们也清醒的看到:由于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尚需进一步转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经验尚有不足,因此,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师本身应在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网络教育上下功夫,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上有所作为。作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应更加注重自身资源、潜力与价值的开发,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应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的挑战,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
三、运用媒体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能使学生学习的被动状态转化为主动状态。要产生这样的效果,除了教师有高超的教育艺术之外,还要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因为它有展示直观画面的优势,它能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悟知识。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信息,能够增强教学的感染力。由于多样化的外部刺激,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从而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这是传统模式不能比拟的,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有机结合。但是,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个别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从导入到新授,从概念到总结,从举例到课练均投影在屏幕上,学生看的多、听的多,但思考少。只强调外部刺激,不留给学生思考空间,这样收效甚微,更谈不上能力培养,是不可取的。如何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自觉的进行学习,应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不能单纯只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要重视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理论、教育观念的转变。要重视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研究。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上必须注意科学性和实用性。要能够“制以致用”,必须切合实际,做一些教学过程中能够起传统教学手段所起不到作用的多媒体课件。实践证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教育也需要创新,只有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不管什么课,只要教学媒体运用恰当,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效果,提高了学习效率就是一堂好课。所以,兴趣的培养关键在教师的课堂设计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总而言之,“因材施教”是教育千古不变的真理。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门类激增,大量边缘学科涌现,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日益明显。要发展教育,既要处理好教育设施和教材这个硬“材”,还要处理好教师和学生这块软“材”。只有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缩小城市和农村、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教育差距。才能有利于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更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简介:曹登玉,甘肃省临潭县扁都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