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多,本文从分析信息技术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出发,对在信息技术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服装设计;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多媒体网络学习模式
一、 信息技术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 信息技术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优势
在服装设计中,一些问题的解决和过程的实施,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时间。现代信息的优点就在于它能够快速的解决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繁复的计算以及进行设计方案的比较,省时、省力、省心,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能充分激发设计者的创作灵感,信息技术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计算机作图能力很强大,只要有好的构思,它可以轻松地表现某些手工难以描绘的效果,这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尤其是那些手绘那能力不足的人,创作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2、计算机具有较高的精确性,通过在尺寸、色彩、面料及款式的精确表现可以较真实地反映服装的特点。
3、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数字化设计,设计者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资料搜集工作、草图构思工作、方案修改工作、以及最终的设计完善,可以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完成拷贝或修改任务,且能够不损害设计稿,这将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实现个人或者公司的设计图纸的保密。
4、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传统手绘的设计手稿都是“孤本”,不但放图纸占大量空间,不容易保存,也不方便查询,不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数字化的图纸存储在电脑中不但可以随存随用,还能够轻松地进行远程传输,实现资源共享。
(二)信息技术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作用
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方法和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新模式,可以有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能力,促使学生积极创新,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其作用主要有:
(1)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而使教学手段丰富丰富多彩,比如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将图像、文字、声音等整合并展现出来。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使粉笔、黑板等传统教学媒体用计算机来代替,扩大丰富教学功能,从而拓宽教学视野,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最大限度地接近实际,利用信息能力解决问题。
(2)通过信息技术,学生能够打破书本知识的局限扩宽知识面,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分析能。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及适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3)信息技术是学生之间、师生之与互动的桥梁。通过互联网、局域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进行问题研讨和感情交流,同时也能实现与外界的连接,从而更加有效的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通过信息技术还可以实现个别辅导式教学,可以因材施教。
二、 信息技术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体现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有两个表现: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多媒体网络学习模式
(一)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
(1)教师备课信息化。教师在备课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得大量教学参考资料,从而更多的教学资料、教学素材,同时制作自己需要的电子课件,进行针对性教学,学生也获得了良好的学习资源。
(2)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展示从网上下载的多种信息资源,利用多媒体的信息的多样性和直观性,使学生更加有效的获得知识和信息,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内涵。令一方面,学的的思维也得到了有效训练,同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和调动。
(3)学习信息化。根据目前课程学习状况,学生可以自主学习,通过利用合适自身的学习方法,深化理解课程教学相关的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图象组合、文字处理、科技创作、信息集成、知识构建,从而更加有效的学习。
(二)多媒体网络学习教学模式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将学习资料进行分类,学生根据学习向导,根据自身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和要求来学习这些资料,经过消化吸收,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如结合当前时装流行趋势与创变课程,同时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更多的教学资料,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目的。
(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学习。讨论学习可以网上论坛实施,通过教师的监控和引导,鼓励学生围绕着某课题进行讨论和发言,交流学习。如针对某课件,在教学中全班同学在论坛进行讨论交流并借鉴或批评其他同学的观点,并在留言板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讨论使每个学生参与到其中,通过全班同学对问题的讨论交流,更好的的全面理解问题,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应该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打破传统的服装设计教学模式的束缚,积极改革服装设计教学。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参考文献:
[1]汪秋英,陈峰巨.信息技术与服装设计课程的整合.职业教育研究.2006.4
[2]黄荣怀,沙景荣.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
[3]陈莹,对服装教育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思考[J].服装科技.2004,(4).
[4]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性合的目标与意义[J].教育研究.2002,(4).
[5]刘重嵘,数码绘画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初探[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1)
作者简介:刘文英,上高县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