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11期 ID: 157542

[ 徐 静 文选 ]   

赏识的力量

◇ 徐 静

  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舒朗的表现,也是一个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显。赏识,是为人之道,也是为师之道。但是我们许多老师不懂赏识、不愿赏识。还有一些老师在“恨铁不成钢”的情绪笼罩下,往往多了一些挑剔,少了一些欣赏,多了一份苛刻,少了一份呵护。
  我们老师应该学会赏识。须知“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威廉·杰姆斯)。也许我们老师并不在乎,可我们的学生却很在乎。我班学生李芳成绩平平,没有自信心,沉迷于网络,产生了厌学情绪。父母责骂她。我多次找她谈心,并真诚地说:“你善良、友好,老师和同学都乐意和你相处,其实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心中,你有很多的优点,我们不忍心看着你自暴自弃,我们舍不得你,让我们一起渡过难关吧!……”
  但是,李芳还是离不开学校,谁知一个星期后,她回到了学校,在她的作业本中,我发现了一张纸条:“徐老师,我认为我是个差生,没想到,我在你心中有那么多优点……”那以后,她变得活泼开朗,勤奋好学,学习成绩不断进步。
  没想到,我一句简单的鼓励,挽留并改变了一个学生。由此,我觉得作为老师在对待渐渐长大的孩子时,如果赏识他,看重他的优点,他会认为自己是可爱的,他会感觉到自己还是能行的。也许是我们老师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可以驱散他们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可以找回他们失落已久的宝贵的自尊。可以校正他们迷失的价值追求的方向,可以唤醒他们早已封尘的潜质,可以诱发他们心中的创造冲动。但如果粗暴地打击他,奚落他,那脆弱的小生灵,就会像折翅的雏鹰,从此跌落尘埃,甚至一蹶不振。
  看不到自身优点的学生,缺乏完整的人格,将来难以立足社会。他们缺乏自信,其谦恭可能是高度自卑下的懦弱,他们缺乏自信,其忍让,可能埋藏下深深的怨恨。他们看不到自己的长处,眼中会暗淡温暧的色彩,既使抬起头也是泪眼矇眬。
  前不久,一个非常敬业的教师告诉我他不想当教师了。是因为这8年来,他一直努力的工作,并且教学成绩也是非常优异的,可是他一次也没有被评为“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之类的,他的成绩没有得到校领导的认可,他觉得自己在领导心中没有一点点优点。我的心为之一颤。老师尚且如此,而看不到自己优点的学生,将会拥有怎样枯萎的眼神,内心该会怎样痛楚地喘息。
  我相信世上不会存在没有优点的成人,但我更相信世上绝无没有优点的学生,学生的优点,需要我们老师用爱心、细心去发现、鼓励和引导,去赏识,让他们在自信的笑容中健康地成长。
  赏识不是简单的施舍,是智慧对智慧作出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满口鄙俗奉承,是对事物因有魅力的真诚接纳,学会赏识,赏识者胸襟才显得博大,灵魂更趋于崇高,有了赏识,世界便获得了求真、求美的不竭动力。
  
  徐静,教师,现居湖北樊城。

赏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