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11期 ID: 157515

[ 张艳红 文选 ]   

怎样写出有魅力的文章

◇ 张艳红

  作文,是学生放飞思绪、抒写性灵的载体,展示才情的平台。对于考试作文,怎样才能取胜,可以说是众说纷云,但万变不离其宗: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高深的立意,这些都是取胜的必备因素。但这一切都需要作者善于观察体验生活和寄托真挚的情感,用真情去叩击读者的心扉。那么怎样才能让你的作文富有魅力,以情动人呢?
  一.善借景物寄真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相映,相得益彰。如:“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中,以我、夕阳的余晖来写妇人含情脉脉的眼神,情景交融,意蕴丰富;从“风往尘花已尽”中,我们读懂了词人遭受重重打击后悲惨、愁苦的内心世界。从古到今,那些善写作,会表达的高明作者总是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寄托在精心描绘的景物上。课文《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等无一不显示出这一点。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到:“孤星,残月,天地仿佛凝固了,星在流泪,人在静思,月亮,孤独的挂在天边……”这一特定的景物将读者带入一个孤寂、冷清的氛围中,传达出凄凉的心情。
  二.巧用细节传深情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精当的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气氛,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作用,要想使文章出彩,充实的细节不可少。细节在哪里?人物常常在不经意间的言语、神态、动作中体现其微妙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如:语无伦次说明他紧张,手足无措说明他尴尬,哀声叹气说明他痛苦,神釆飞扬说明他得意。于是高明的写作者往往会借助一些细微的神态、动作等来表现人物的细腻情感。
  (一)一举一动见内心。如“试卷发下来了,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千万、千万、千万……颤抖着手。打开那张既想看又不敢看的判决书”完了!我瘫坐在座位上——74分。以上简单的动作,传达出复杂的心理。
  (二)一颦一笑见性情。“猛然间,他眼睛一亮,一丝狡黠的笑挂在眉梢。这样一双发亮的眼睛只有我能捕捉到,因为它们注视了我十四年,他迅速给我系鞋带,又使劲儿拉了拉,微笑着看着我”。传神的神态描写将父爱跃然纸上。
  (三)只言片语显真情。请听下面一段对话:“才下晚自习吧!”“嗯!”“好好努力呀,这一年可关键了”“嗯!”“你冷吗?”“嗯!”“来,快到取暖器边坐”……简洁的语言,蕴含着真情。
  三.善借修辞抒胸臆
  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能增添文章的感人魅力。如:比喻能生动形象地传达出作者对某事物的独特感受和真挚感情,排比能将真挚情感表达得酬畅淋漓,拟人手法能让感情表达地含蓄内敛,令人回味。一些语言,稍加修饰就会化平庸为神奇,如下面一组句子:
  ①秋天刚到,一些黄叶落了下来。
  ②我在失望中苦恼,又考砸了。
  ③雨不断落下来,我的心理很愁。
  这三个句子够平庸吧,但稍加修辞后,请欣赏:
  ①秋天刚刚到,一些性急黄叶就争先恐后地落了下来(加上“性急”、“争先恐后”将树叶拟人化,生动形象)。
  ②又考砸了,我在失望中苦恼,在苦恼中失望(换序重复一次,语言韵味大增)。
  ③雨丝不断地飘落,雨线长,愁线更长啊!(加一句比喻,情景交融)。
  以上这组句子的对比,充分体现了对比的神奇力量。巧妙的修辞,能表现出你作文的独特个性,让读者回味无穷。
  当然,在作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的作文不断升格,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打开生活之门,让学生真实地去认识和感受这个世界,一定会让他们受益匪浅。让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让他们关注细节,品悟细节中蕴含的情感,让考场作文真正以情动人,魅力无穷。
  
  张艳红,教师,现居湖北樊城。

怎样写出有魅力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