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论性议论文中的立论是指运用确凿的事实、充分的理由,从正面阐明作者见解、主张,以确立在议论中所持论点的一种具体的议论方式。它经常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以明朗的态度,直截的方法,简明的语言,提出肯定性的论点,从而达到宣传教育目的的一种表述形态。
从逻辑上看,立论即“证明”。进行立论式的议论,应从逻辑法则上遵循有关证明的各项要求,也需有目的地运用有关证明的各种逻辑方法,它包括“直接证明”,即直接论证所持论点的正确性、真实性;也包括“间接证明”,即通过证明与所持论点相对立的论点的谬误性和虚假性,以达到确立所持论点正确与真实的目的。间接论证亦称“反证法”。以上这两种基本的立论手段,以及“例证”、“引证”、“对比”、“类比”、“设喻”、“排除”等具体手法,都是写作立论性文章时所常用的。
立论有什么作用呢?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价,正面地摆事实讲道理,这不仅能训练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提高认识能力,训练思维能力。提高立论的能力,也为写议论文包括复杂的议论文打下基础。小至解答各种问题,论证科研课题,大至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提出改革建议等,都需要较多地用到它。从学习、工作来看,立论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立论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
侧重立论的文章,通常称为立论性议论文。立论的提出。一般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开篇即明确提出中心论点,一种是论证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一种是篇末归纳中心论点。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按照其题型来分类,一般也可以分为三种:
①“论题型”立论。这类立论文标题只是提出一个问题,称为论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议论中,表明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主张,即立论。
②“论点型”立论。这类立论文标题本身就是论点。由于在标题中已经规定了中心论点,就不需要另立论点,只需要论证中心论点是正确的,使人能信服就可以了。
③“范围型”立论。这类立论文标题既不是所议论的问题,也不是个中心论点,只是限定了文章的论证范围,写作时应按题目所限定的范围确立中心论点,然后按“论点型”的立论写法,论证这个论点是正确的。
掌握立论性议论文的写作模式,对正确地论证自己的立论,很有帮助。
立论性议论文写法的基本要点,就是了解、掌握它的思路即论述问题的思维过程,也就是立论文的基本结构。其模式即“引论(开头)——本论(正文)——结论(结尾)”。由于它往往又是按“先总起来说,然后分开说,最后又总起来说”的模式,所以也简称为“总——分——总”式。
当然,这是议论文最完整、最典型、最基本的模式,其它的各种模式,都是由此演变、发展而来的。根据作者论述的需要,有的立论文也可以省略“引论”或“结论”。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形式,有利于掌握议论文的其它写作模式。
议论文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写立论性的议论文,还必须掌握议论文三要素的基本知识及其相互关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论点要正确、鲜明。立论要求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正面地提出见解,第一要求是正确。鲜明就是作者必须旗帜鲜明地表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决不可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二)论据要真实、充分。就是说,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作为论据的事实,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用事实作论据,有很强的说服力。用科学道理作为论据,也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如用自然科学原理、定律公式以及约定俗成的警句格言等作为论据,也能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
(三)论证要合乎逻辑。写立论性的文章,要言之成理,必须符合正确的推理形式。论点统率论据,论据证明论点。论据必须足以证明论点,论点必须是从论据中推断出来的必然结论。
祝宇,李朝霞,教师,现居湖南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