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1)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并掌握文中出现的倒装句、判断句,培养文言语感。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习晏子临危不惧,智胜强敌的精神与智慧。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并掌握判断句式、倒装句式。
初一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缺乏文言符号和词汇的积累,本课涉及的文言现象非常丰富。
教学难点:学习晏子的类比说理技巧。
二.说教法学法,落实教学任务
文言文教学容易陷入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困境,文章的思想与情感被肢解,有时甚至成为背诵默写的负担。七年级学生天真、积极,善于表现,针对这一特点,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内容去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1)教法:突显教改理念
诵读法 “读”领风骚,多种诵读交织,也是学法。
情境教学法 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看连环画、角色扮演、为视频动画设计台词等,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讲授法 系统讲授文言句式的相关知识
(2)学法:培养主体意识
为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学法上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具体做法是:
讨论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圈点勾画 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角色扮演 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切入课文
有关舌头的成语俗语:三寸不烂之舌、舌绽莲花、唇枪舌剑、长舌妇……
(二)“读”领风骚
1 初读识文——讲故事
①2分钟默读,准备小组流水读比赛;②小组流水读比赛,比哪个小组用最少的人数读完全文。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针对初一学生天真、积极的特点,朗读竞赛效果较为显著。此环节落实三个任务:读准音,断句子,明节奏。
③齐读:对照连环画,复述故事情节;2位同学复述后再概括故事内容。(晏子智斗楚王)(板书一)
2 精读探究——提出问题
①猜读。联系上下文,推测该词在文中的意思。②立体读。对照课下注释,圈点勾画,3分钟后小组展开“合作探究”,疑问提出全班讨论共解答。③接力读。翻译接龙,边读边译。引导学生掌握判断、倒装句式。
特殊句式 判断句:……者也……也
如分析“齐人也”
举例:“肖垚 是初一(1班的学生”对班级作了判断。“齐人也”对其来自的国家齐国作判断。再让学生在文中找同类型的句子并翻译。
采用同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倒装句式。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水平出发,降低教学难度,淡化概念术语,举白话文为例引导学生掌握其用法,从而解决教学重点。
注:初读、精度环节的设置基本能落实“认知”和“能力”目标。
3 赏读体味——扮演角色
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加入晏子组、楚王组、近臣组,卫士组,观众组。
4 美读扩展——发挥想象
假设情境“我来当齐王”:晏子成功使楚,作为齐王,你决定重赏他,需要拟一份诏书,对晏子作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在这份诏书上你准备拟哪些内容呢?
引导总结:爱国、机智勇敢,沉着冷静,能言善辩,不卑不亢……
通过感受晏子的爱国情感激起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注:赏读和美读环节基本能完成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目标”。
5 熟读成诵——展示风采
①文白对读。将视频动画中的白话台词改成文言文。②分角色背诵。为无声动画设计台词,男女组开展竞赛。
(三)活读延伸——选择“自助餐”
本课结束语:其实晏子使楚还有两个故事,楚王设小门迎接,讥笑晏子身材矮小,晏子如何应对呢?请同学们课后自学这两个故事。任选一个故事,采用五步阅读法完成。
延洪全,教师,湖北郧西职业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