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七至九年级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然而,据笔者了解,在广大农村初中学生中,受社会、学校、家庭等环境的限制,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令人堪忧。首先是阅读量普遍偏低,许多学生只是在平时偶尔接触一些零碎的课外阅读材料,初中毕业时也未完整地读过两三部书;再次是阅读效果差,有些学生也读过几本书,可只是走马观花,对作品不能作出任何评价。此种状况严重影响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落实,限制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笔者以为,造成广大农村初中学生不喜欢读书,课外阅读量普遍偏低、阅读效果差的原因,除了教师的因素外,有以下几点:
1.学校因素 首先是缺乏给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帮扶力度的加强,许多学校配备了电脑室,丰富了图书室,但许多学校的阅览室只对教师开放,却将广大的学生拒之门外。其次是缺乏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初中的课程本身就很多,加之教育部门严格限制学生在校时间,有限的时间处理课内外作业尚不充裕,寄希望于学生的“课外”显然有鞭长莫及之感。
2.家庭因素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爬坡时期,广大的农村家庭虽然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还不够殷实,出外打工成为许多家庭的普遍选择。因此造成许多家庭疏忽了对子女的教育,也就不可能对子女进行很好的课外阅读的指导。另外,受现实社会的影响,许多农村家长普遍存在这样的心理:能上成学就给他(她)上,不能上成就去打工。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对子女的教育重视不够,自然更不可能引导孩子从事广泛的课外阅读。这类家长往往自己就缺乏阅读习惯,不仅不能给孩子以积极的影响,有的甚至带着孩子看电视,给孩子买手机,买电脑玩游戏,买MP4等。
3.社会环境的影响 现代化的娱乐场所和音像电子制品(比如台球,网吧,游戏厅等)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消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农村学生乐于读书,广泛读书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榜样示范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大多数课外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父母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广大的农村家长首先要重视子女的教育,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孩子有很重要的影响。让孩子喜欢阅读,就要自己首先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身教重于言传,如果父母自身勤于学习,乐于读书,就能够给孩子以积极的影响。
2.创设环境
在家庭方面,家长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不仅在于榜样的示范,还要给孩子努力创造优雅的读书环境。比如给孩子安排一间自己的书房,帮助孩子买几幅与读书学习有关的条幅张贴,配备书橱桌椅,购买孩子喜欢的各类图书等。学校方面,语文老师配合班主任精心布置教室,设置好“图书角”。“图书角”的图书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学生个人的。倘若在学期初,让每一位学生从家中带来一本书,全班四五十本书也足够学生读一个学期的了。“图书角”要专人管理,规范借还秩序。另外,作为学校也应加强读书活动的宣传和引导,并开放图书室和阅览室,给学生课外阅读以更大的阅读空间。社会方面,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市场监管,给农村的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社区环境。
3.给足时间
家长要将学生丰富的课外时间引导到读书活动上,每天安排定时的阅读时间1-2小时,和孩子一起阅读,评价探讨。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压缩上课时间,以便留出更多的让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课外作业也应以读书活动为主,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许多教育名家都很重视学生的阅读积累,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李镇西等都喜欢在课堂上给学生朗读课外文章,以优秀的范例给学生积极的引导。学校也要从紧张的课程安排中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最好能每天安排一个小时。
4.养成习惯 交给方法
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十分重要,教师和家长要加强督促和检查。首先是坚持“三定”原则,即定书、定时、定量。定书,就是对于已经选定的书目,一定要尽快读完,不能一曝十寒,半途而废。定时,就是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情况每天安排稳定的读书时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定量,就是根据自己的阅读水平,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要让学生养成读书时笔不离手的习惯,在阅读时或勾画或评写,可以勾画生字词、重点句子、精彩语段,可以抒写感受心得。阅读后养成积累精粹语言,写阅读札记的习惯。
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师和家长应相互配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以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比如针对不同的文章和阅读目的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或浏览、或略读、或精读。对于一般的书籍可以采用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对于优秀的文章可以采用南宋学者朱熹的熟读精思法,“大抵观书先需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特别要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是一种从文字中迅速筛选有用信息,提高阅读速度的读书方法。培养快速阅读法要注意让学生掌握要领,即阅读时不重复读,不出声,思想集中,边阅读边理解记忆。
5.活动激励
孤立的阅读会给学生带来枯燥乏味的感觉,课外阅读只有和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才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才会使之焕发出迷人的光彩,才会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热情。比如结合课外阅读,班级利用晨会交流妙词佳句,每周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学校经常性地开展朗诵、演讲、读书征文竞赛等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兴趣和习惯,不仅需要广大的家长、老师、学校的严格要求、积极引导,更需要社会的支持,只有这样才会让爱学习、乐读书的习惯在广大农村的初中学生中蔚然成风。
焦雷,教师,现居江苏新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