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11期 ID: 157494

[ 韩永梅 文选 ]   

想象作文训练的几点建议

◇ 韩永梅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笔者认为,巧用教材不失为一举两得、两全其美的事情。读为写之源,写为读之果。利用课本中的阅读材料进行写作训练,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强了写作能力,可达到双赢效果。如何让学生抓住题旨进行合理想象,在此,我以语文教材为例提几点建议。
  首先,紧扣原作情节,展开合理想象。例如为《边城》续写结尾。课文节选部分有一些重要情节如果学生能够注意到,就会把握住人物性格、语言风格、情感基调,写出想象合理的习作。重要情节有“边城的景色”“傩送的歌声”“梦中的虎耳草”等。景色描写烘托了翠翠的心情,歌声暗示情节的发展,虎耳草象征翠翠的爱情归属。有一篇习作这样写到“城中过往的生意人依然很多,依然是人声喁喁。没人去在意翠翠脸上的薄薄地凄凉。等那桃花色的晚霞慢慢升起,一种说不出的思念在心底不停的像河水一样流动。”“天上没有云,一轮红日挂在西边。翠翠把客人都送完了,一个人坐在河边。夜渐渐地来了,渐渐地浓了。翠翠在恍惚之中听见山上仿佛有人在唱歌。她以为是梦,便睁开眼,流水声,鸟儿虫儿的叫声,还有山上隐隐约约的歌声。没错是歌声,是他回来了,翠翠猛的站起身,向山上跑去。”“山上果然是傩送,翠翠站在他面前,眼睛里的眼泪在月光下闪动着。”“你为什么还有回来?”翠翠的声音颤抖着。“我知道这里有人在等我,等我的歌,我回来为她唱歌,唱三年六个月的歌。”“那万一有一天她跑了呢?”“她不会。”“万一呢?”“万一她跑了,我就用歌把她唱回来。”翠翠眼泪轻轻地落下,亮亮的,像天上的星星。”
  其次,把握重要意象,展开合理想象。诗歌也是练习想象的好材料。诗歌意蕴丰富,思维跳跃,语言简洁,留下大量空白,给了我们想象写作训练的空间。高中语文教材中有《错误》一诗,可让学生进行延展性想象。诗中有一重要意象,在写作中可作巧妙发挥。“莲花”在古代被形容为女子容颜“芙蓉如面柳如眉”,被认为是夫君的容颜“涉江采芙蓉”,被看作是爱情的象征“莲子清如水”。这些意蕴给学生揣摩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心理,描写自然景色提供了依据。如有的把莲花描写成江南景色:“三月的江南,美丽的莲花开了又落了;东风不来,柔软的柳条也不像往日般偏偏起舞,只是耷拉着脑袋,静静地挂在那里。”有的把莲花描写成女子的脸庞“吱的一声,上面开启了一扇窗,我定睛望去,那古色古香的窗棂,洁白雅致的床帷,还有那从窗户中探出的美如莲花般柔静的脸庞,带有几分惊喜的眼睛”。有的把人与景映衬着写“那似水一般的女子,那如莲花般的容颜,无疑也可谓是江南的另一道景致。此刻,望河那边,弥绕着烟雾,朦胧中,一株莲苞正含苞欲放”。有的运用比拟刻画人物形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子?舞动的裙裾衬着无比的落寞,单薄仿佛即将被风吹落的莲花。然而眼神相交的那一刻,如莲的容颜顷刻凋落,被风吹落”。有的采用象征手法暗示人物心情:“从此,丰腴的江南在心中消瘦,风景变了数旬,如莲,在开开落落之间却只剩下了一支干枯的荷梗。”
  再次,巧用时空变换,展开合理想象。在进行续写改写的想象训练时,如果能够注意运用回忆、梦境、幻想等手段进行时空转换,就会起到表现人物心理、暗示情节、揭示主题的作用,大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小说《项链》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后,内心世界丰富的活动可以通过回忆来表现。“‘什么?假的?’伴随着一声嘶哑的叫喊,玛蒂尔德的世界彻底塌陷了,她又看到了那个灯红酒绿的夜晚她的旋转的红裙,那挂美丽的项链为她赢得了多少艳羡的目光啊;她又看到了那个她生命中的最寒冷的夜晚,那辆破旧的马车,那条路瓦栽先生在沉重的夜色里一寸一寸地搜索过的街道;她又看到了她十年的漫长的苦难的岁月,看到了‘油腻的盆沿、黑色的肥皂水、阴暗的、潮湿的、狭窄的小阁楼’,她看到了现在的自己:一个苍老的、粗笨的、疲惫的妇女;看到了那挂一模一样的标价三万六千法郎的钻石项链。”《错误》中的女主人公也可进行回忆和未来的时空变换。小说《祝福》中对祥林嫂之死的改写,也可通过幻觉写人物的心理和结局。
  教师要借用语文教材这块园地,播撒想象的阳光,收获写作的累累硕果。
  
  韩永梅,教师,现居河北内邱。

想象作文训练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