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4期 ID: 155664

[ 石红 文选 ]   

心灵对话

◇ 石红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我们经常怀着无限的赞美和敬畏心来看待的东西有二:一个是高悬在上空的星斗灿烂的天空;另一个是内心的道德规律。”此话说明了道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我作为语文教师在德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又承担了班主任工作,所以更加责无旁贷了。在班级管理工作,我始终坚持“公平、尊重、宽容、关爱”的原则来处理班级的各项问题,把自己的关心和苦心让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动心,与我同心,在学习中更加努力和用心。
  把幽默和微笑带进课堂
  传统的教育都是教师说、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个个正襟危坐,教师摆出一幅不可侵犯的面孔,这样的教育必然是把师与生对立起来,拉远了师生的距离,教育的效果自然可想而知了。我认为教师可以抛开“教师至上”的观念,怀揣着一颗平常心,真诚地面对学生,我们不仅仅是老师,也可以是朋友,我们可以自由充当着学生命里的很多的角色,这样与学生平等地对话,耐心地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在实施教学和教育工作中,我们的“听”远比我们“讲”有用,所以,我尝试的把幽默和微笑带入课堂,以活跃的课堂氛围来构建自己具有亲和力的形象,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实现平等交流。
  信任学生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每个人的性格各有不同,学生既定的性格、个性是很难改变的,我所要做得只能是尊重,投注给他们更多的信任和理解。有一次,我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篇作文,以写人为主,注意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当时绝大部分学生都在认真构思自己的文章,其中有一位学生就没有动笔,一看就知道,他是不打算交作业的了,所以,我就问他,为什么不动笔。他说,他没什么可写的,我就启发他,可以写自己的亲人,或者是朋友甚至可以是自己,他还是说没什么可写的,班上其他的同学听了这回答后都取笑他。显而易见,他是个差生,所以对于他人取笑也没什么反应,但是,我当时很气愤,我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你们笑什么呢?我就觉得他是个很好的学生,其他同学就很奇怪,都安静下来听我说。”我当时就讲了一件事情,在一次,学生交资料费时,我多给了他20元钱,他当时发现后,马上还给我了,由此可见,他是个诚实的学生,做人也要这样,好就好,坏是坏,他坦诚面对自己的缺陷,认为没有优点可以表现,这就是他的优点,你们就应该交这样朋友,当时全班的学生都在用专注的眼光看他,他低着的头也逐渐抬了起来,望着我。下课后,他把一篇完整的作文交到了我手上,我看了,他没有写自己,但是,班上却有很多学生都是写他,从那以后,他只要做语文作业或作文都非常认真,而且成绩也在逐步前进。所以,对于一些差的学生,你的支持和信任的作用远远大于批评。
  把机会留给学生
  我认为学生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当他有错时,我们要做就是给他机会,甚至帮他寻找机会。像上一届我有一个学生叫陈峰,我印象很深,因为开学没多久,我就在他的抽屉里发现了一根钢管,用来打架的,当时我发现后就找他谈话,他也坦诚跟我说了他的目的,我当时就制止了他的想法,分析利弊,耐心地排解他心里的一些问题,他当时也答应了我不再与外面的社会青年再联系。可是,过了一阵子,我又发现他学习不认真,喜欢睡课,多次谈话效果不明显。在一次学校运动会上,我发现了他对体育的兴趣,经过跟家长的协商,我就让他加入体育生的行列来消耗他过多的体力,体育生是要求很严格的,到后来,他基本克服了睡课的毛病,而且学习也有了一些动力,高一下学期一度还进入班级的前十名。
  所以,我认为很多时候,学生不是不想学好,而是缺少机会,如果过早地把他们定位为差生,哪怕只是你一个厌恶的眼神,都能让他们丧失所有的信心,我为什么不能给予他们微笑呢?为什么不能给矛他们支持呢?为什么不能给他们机会呢?其实这一切对于我们其实很简单,但是对于他们却是很重要的。
  
  石红,教师,现居湖北黄石。

心灵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