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红楼梦》人物的命名,是中国人命名的艺术地再现。它既遵守中国人命名的规范,同时又有作家曹雪芹的艺术创作上的需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曹雪芹通过《红楼梦》人物的命名取号,选姓定字,为小说人物涂上了艳丽夺目的色彩,成为全书艺术构思时不可缺少的艺术细胞。
关键词:《红楼梦》 人物 命名艺术
《红楼梦》人物的命名不仅是一种“符号”,而且还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审美价值,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优秀作家对姓名之学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趋向。我们通过本文对小说中人物姓名字号的研究,亦可深刻体会作者的艺术修养之深厚,艺术表现之纯熟。
第一,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人名。在众多人物中,曹雪芹起名很注意人物的性格化,用字很奇,字面广,有的用的是鸟名,有的是花名,有的是宝珠玉器的名字,丰富多彩,富贵高雅。例如:甄士隐、贾雨村、林如海、冷子兴、贾敷、贾珍、贾蓉、贾赦、贾政、贾代善、贾琏、王熙凤、花袭人、晴雯、麝月、警幻、秦可卿、茜雪、花自芳、碧痕、鸳鸯、琥珀、史湘云、紫鹃、雪雁、蒋玉菡、司棋、侍书、入画、邢岫烟、秋桐、甄宝玉等等。
第二,丫环命名折射主子性格 。丫环身份卑微,她们的名字往往是主人所取的,所以丫环的命名可以衬托出她们各自主人的文化修养,生活趣味等各个方面。宝玉丫头名袭人、晴雯,潇湘馆的丫环雪雁、紫鹃。她们富有诗意的名字衬托出贾宝玉和林黛玉高尚的品格和情操。抱琴、司棋、侍书、入画分侍元、迎、探、惜四小姐,名字脱俗,符合主人志趣。甲戌本脂批曰:“一洗小说窠臼俱尽,且命名字,亦不见红香翠玉恶俗。”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贾母和王夫人房里的丫环的命名却庸俗不堪。鸳鸯、鹦鹉、彩云、彩霞,她们的名字所散发出来的华丽、富贵的气息反映了贾母这一类养尊处优的太太们精神生活的空虚。
第三,书中姓名与影射暗寓。清人洪秋蕃曾指出:“《红楼梦》妙处,又莫如命名之切。一姓一名皆具精意,惟囫囵读之,不觉耳。”《红楼梦》为读者提供了一座座寓含颇深的迷宫,研究起来,其乐无穷。暗示人物命运遭遇的命名,书中府拾皆是,甚至可以夸口说,没有一个人名不寓含一定的意味。如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即暗示“原应叹息”,英莲暗示应怜,娇杏,谐音“侥幸”,暗示她“偶为一着错,便为人上人”。贾府帮闲清客的取名,寓意深远。清客詹光谐音沾光,单聘仁谐音善骗人,卜固修谐音不顾羞。这些的谐音暗寓作者爱憎褒贬。
第四,《红楼梦》人物的命名,不仅方法多样,而且其命名有的还关系人物的命运发展和结局。如名叫鸳鸯应该夫妻和满,成双成对,可鸳鸯却孤独一身,这用的是反义,出乎人们的意料,名为鸳鸯而在那贾府中实难成双。如丫头善姐,从名字看似乎很好,其实不然,她奉凤姐之命“侍候”尤二姐时有意折磨尤二姐,实在不善。丫头小鹊,名字悦耳动听,且含有报喜之意,然而她向怡红院报了一则消息,就致使怡红院一片恐慌,小鹊无异于报忧。黛玉的丫环紫鹃,一心忠于黛玉,黛玉逝去,悲悲戚戚,使人想到杜鹃啼紫血。尤二姐、尤三姐,终脱不了“尤物”是少爷公子哥们的玩物,终究没有好的结局。所以一吞金自杀,一用剑自刎。
第五,在我看来,最能体现或者说确定《红楼梦》叙事风格的莫过于两个非常重要的穿针引线式的人物,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甄士隐”和“贾雨村”。所谓一场“红楼春梦”,就是这两个人引出来的。而他们的出场方式以及命名蕴含的意义就已经决定了《红楼梦》是一部虚构的、兼有浪漫主义神话色彩和批判现实主义风格、虚幻与现实兼具的小说。甄士隐的谐音是“真事隐”,贾雨村的谐音则是“假语存”,而贾雨村的名字更直接“贾化”,其实就是“假话”的意思。这两个人的名字,实际蕴含了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基本方法,那就是将真正实际发生的事情“隐”去,而重新虚构一些“假”事来进行创作,而要表现的就是“情根”之真情。因此,甄士隐和贾雨村这两个人物,起到的是确定小说风格和推动情节展开的作用。曹雪芹用两个人物名字的谐音就达到了如此深邃而具有艺术魅力的目的,不得不让人为他的艺术和审美造诣深深折服。
一部《红楼梦》,将中国人取名的种种范例都或详或略地介绍给了读者。《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命名这门学问方面确实具有非凡的造诣。
刘志宏,教师,现居湖北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