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写作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很难的课业,针对学生实际,指导初中生写好作文其有效方法是:勤学好背、模仿名家名篇、学会关注生活、坚持日记练笔等。
关键词:初中生 写作 方法
写作是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越来越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那么初中生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
一.勤学好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华。从古代的诗词歌赋到当今的散文小说,无不为写作提供了无以称赞的词句篇章。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必须做到多看、多背、多积累,做一名“有米之妇”,为写作积累丰富的食粮。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特级教师黄玉峰,用“死去活来”四个字概括知识的积累与创新的关系,说得非常生动。他说:“只有先‘死去’,才能有‘活来’。”这里的“死去”就是指学习离不开死记硬背,积累优美词语、名言警句,甚至段落篇章,只有背的多,才能在此基础上写出好文章来。所以,背诵积累已经成为专家学者公认的必不可少的方法,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必经之路。希望每个初中生都能勤奋读书,练好背功,积累、积累、再积累,为写作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当然,写作离不开知识的灵活运用。在写作过程中,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把积累的词句或直接引用,或概括提炼,自然运用到写作中去,写出的文章一定会增加不少亮点。
二.模仿名家名篇
仿写是快速提高写作的捷径,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对写作充满畏惧感、没有入门的学生。一次模仿朱自清《背影》的成功写作给笔者很大的启发,使笔者对仿写这一方法越来越充满自信。《背影》中父亲送儿上车前再三叮嘱茶房的一段情节写得缠绵悱恻,感人肺腑。学完这课后,笔者让学生模仿着写一篇用日常琐事表现母爱的记叙文。绝大部分写得都很不错,其中有一个平时较差的学生给笔者的印象最深,他这样写道:一天早晨,我一觉睡到离上课只剩十分钟时间,心里很着急,也很害怕。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妈用自行车送你去。”我说:“不用,外面很冷,还下着雪。”妈妈说:“不要紧!”我再三劝她不要去,可她就是不肯。一路上,刺骨的风雪吹打着妈妈的脸,我紧靠着妈妈坐在后面,听着车轮压雪的“吱吱”声,心里好感动。不一会,到校了,我只说了一声:“妈,回去吧,路上要小心!”头也不回地冲进了教室。
这段文章选材上进行了模仿,写的也是父母送儿子上学之事。人物语言描写也模仿得很到位,虽然话语不多,但简练而朴实,自然而不露雕琢的痕迹,三言两语就把母子之情表达出来,有较强的感染力。因此,多学学名家的作品,大胆地把有用的东西拿来,写到自己的文章里去,相信你会收获到成功的喜悦。
三.关注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只有关注生活,积累生活,感悟生活,才能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关注生活,应从四方面着手:
1.关注国内外大事。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为我们了解社会、认识世界提供了便利条件,电视、电脑、广播等媒体源源不断地向我们传送着家事、国事、天下事。如2008年一年中就发生了许多震撼人心的大事件,有惊天动地的汶川大地震,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实现了中国人飞天梦的太空出仓等,还有影响全球的国际经济危机。这些都应该成为中学生关注的焦点,是写作的重要素材。如果把它们写到文章里,就会达到事例典型、真实、立意高远等写作效果,也很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打动读者。
2.捕捉身边小事。普普通通、微不足道的小事,同样能表现出自身价值,闪耀出动人的光彩。要善于挖掘它蕴含的深刻意义,小中见大,表现大主题。《七根火柴》、《一面》、《散步》等课文,就都是我们学习的范例。
四.坚持日记练笔
写日记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形式灵活多样,随心所欲,自由自在,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心灵可以任意放飞,情感可以自然宣泄。不仅可以培养观察能力、捕捉信息的能力,而且写作能力、思维能力也会大大增强。许多名人学者就把写日记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坚持练写,从而成就了辉煌的事业。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以作品主人公的身份和观点连续数年写日记,创作出《父与子》。如果我们也坚持不懈的写日记,说不定也会有惊世之作吧!
王奇珍,教师,现居湖北巴东。